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复原北周武帝面貌“揭秘”其英年早逝原因

陕西发布北周武帝宇文邕考古研究新成果

2024-03-28 15:50:18 来源:西北在线

199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陈马村意外发现了一座北周高等级墓葬,出土文字材料显示,墓主人为北周武帝宇文邕。2022年,基本建设考古过程中在咸阳北贺村发现了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墓。两墓相距约7.8千米。近年来,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宇文邕墓出土人骨进行了相关科学分析,对相关的历史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img1

 图为北周武帝宇文邕面貌复原

3月2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组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复旦大学联合,“融合、赋能、阐释——北周高等级墓葬考古研究新进展成果发布会”举行,对外发布科研考古成果。本次考古发现,为确认北周帝陵位置及其丧葬制度、习俗,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资料。本次科研成果是传统考古与科技分析的深度融合,更是陕西省研究机构与高校推动深化多学科、跨学科合作,深刻研究阐释考古资料的成功实践。

考古实证北周帝陵所在

1993年,抢救性发掘的咸阳陈马村北周墓出土陵志、墓志、金玺等重要文物,表明其墓主为北周第三位皇帝——武帝宇文邕及其武德皇后阿史那氏,该墓即北周孝陵。

墓葬发掘现场

图为宇文觉墓葬发掘现场

2022年,配合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的咸阳北贺村北周墓出土墓志显示,其墓主为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该墓应为北周静陵。结合宇文泰诸子墓葬的分布情况,咸阳洪渎原为北周帝陵之所在。

根据文献,北周共有6座帝陵,分别是文帝成陵、孝闵帝静陵、明帝昭陵、武帝孝陵、宣帝定陵和静帝恭陵,除文帝成陵外,其余5座帝陵的位置文献并无记载。

骑马击鼓俑 

图为宇文觉墓骑马击鼓俑

陈马村北周墓(孝陵)未发现封土、陵寝建筑等设施。墓葬地下部分由斜坡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及甬道、土洞式单墓室组成,坐北向南,全长68.4米。壁龛出土遗物包括陶俑、陶罐、模型明器、铜带具、玉(石)璧、玉佩饰、玻璃珠、铁片饰等,武帝棺椁出土金套管、玉珠、石灰枕、铁棺环等。

2022年,在配合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项目供油工程机场油库建设项目中,发掘了北贺村北周墓(静陵)。在墓室西北部填土内清理出大量料珠、玉块残块,东北部出土鎏金铜剑首,推测原有佩剑、玉组佩随葬。

北周武帝死因证据和面貌复原

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43至578年)在位期间,大举实行军政改革,统一中国北方,促进民族融合,对后续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公元578年,年仅36岁的北周武帝突发恶疾、英年早逝,其死因一直备受关注。

对武帝遗骸样本中33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后,团队发现,其体内砷(As)、硼(B)、锑(Sb)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时期古代平民和贵族的平均水平。

墓室全景

图为宇文邕墓室全景

分析显示,武帝样本与隋唐时期贵族郭嗣本的体内元素组成最为接近。根据文献记载,郭嗣本有长期服食丹药的生活习惯,甚至接受过皇帝的御赐丹药。武帝经历了与郭嗣本相似的元素积累,其遗骨中砷(As)、硼(B)、锑(Sb)元素显著偏高,可能是由于他服食了以雄黄(As)、礬石 (As)、硼砂(B)、辉锑矿石(Sb)为主要成份的丹药。

铜环首刀

图为宇文邕墓出土的铜环首刀

据史料记载,公元575年至578年四年间,武帝数次发病,生病时“疠气内蒸,身疮外发(身体内部的病症不断积累,在皮肤表面爆发出来”“身生癞疮,恶疾而死(由于身体上长疮,生重病而死)”,反映出其病痛以皮肤病为代表特征。研究发现,这符合慢性砷中毒的病理表现。

遗传差异为“胡汉融合”找到证据

北周武帝为鲜卑族。通过遗传学分析,研究发现,武帝与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现代达斡尔人、蒙古人存在最近的遗传关系,并估计武帝血统有六成源于古代黑龙江流域的东北亚人群,三成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

研究发现,鲜卑人群至少有60%的主要血统来源于黑龙江流域的古东北亚人群。同时,不同地理区域的鲜卑人内部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而这种差异很可能是鲜卑人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周边人群长期通婚融合的结果。这一发现,为南北朝时期贵族之间“胡汉融合”找到了直接证据。

陶俑

图为宇文邕墓出土的陶俑

武德皇后阿史那氏(公元551至582年),突厥木杆可汗之女,其生物学样本是追溯突厥源流史的重要材料。关于突厥阿史那部的祖源,学界有三个假说。一说是匈奴之后,属于欧亚大陆东北亚起源;二是欧亚大陆西部起源,说是在西海之右,甚至最夸张的说法认为西海是地中海;三说为东西混合说,即在中国西北地区由东西方人群混合而成。

从数据来看,突厥阿史那部起源于欧亚大陆东北亚,即今天的中国东北到俄罗斯贝加尔湖区域,否定了欧亚大陆西部起源说和多重起源说。另外,阿史那氏与铁器时代以后的通古斯和蒙古语游牧人共享更多的基因,如柔然、鲜卑、契丹、黑水靺鞨,与其他古突厥人有显著的遗传差异,显示了突厥汗国内部的多重来源。最后,突厥阿史那部对现代突厥语人群的遗传贡献非常有限,再次确定了突厥语为文化传播模式,而非人群扩张模式。

本报记者 张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