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蔡奎龙)兴平市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兴平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全市地下水保护管理,强化水资源集约利用,依法整治地下水取用水突出问题,规范全市地下水取用水行为。
加强领导、分组包干。兴平市开展整治行动工作以来,制定印发了《兴平市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治理重点、任务分工,成立了兴平市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兴平市政府办和兴平市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成员为兴平市超采治理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并设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专项整治日常工作。抽调技术干部32人,各镇办和行政村参与干部436人,以镇办为单元,村为单位,分成4组和资料录入组,明确任务,明确时限,确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务。
多措并举、确保实效。在兴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水利厅和咸阳市水利局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兴平市水利局党委总体部署,由兴平市水资源工作站负责对全市取用水工程进行了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建立了问题台账。同时,及时召开了专题总结和安排部署会,组织力量,深入一线,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共分为4个组,4个外业调查组,1个系统录入组。
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兴平市5个街道、8个镇和181个行政村的排查任务。4个外业核查组和录入组相互配合,以镇为单元,以村为单位,利用手机水印相机功能,按照一井一表一图的方法,对每天核查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录入,周例会进行总结,对于核查中发现的工作困难及时处理,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专项整治行动。在兴平市“以电折水”农业灌溉井电表信息录入中,兴平市与供电部门、镇村配合,已完成电表信息调查任务的78%,为后期的行动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台账、扎实整改。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兴平市及时召开专班整改推进会,建立台账,汇总研判,议定措施,边查边改。在整治当中,兴平市水利局对全市取水工程进行“大起底”,做到应统尽统,不重不漏、信息准确,实现底子清、情况明。全力推进取用水信息化建设,实施全市水资源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等项目,制定了《兴平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每年投入65万元完善灌溉供水计量设施,发展节水农业,目前井灌区安装在线计量设施362套,涉及覆盖灌溉面积10.15万亩,占总面积的21.54%。以电折水机井数量4126眼井,涉及覆盖灌溉面积37万亩,工业计量设施安装100%。4月9日召开兴平市政供水管网覆盖区域关闭自备井工作推进会,了解企业和兴平市水务公司在自备井关闭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开展情况(今年关闭自备井5户)向企业宣传水资源管理政策,得到了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兴平市将把取用水专项整治成果巩固与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相结合,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限,做到立查立改,不能及时整改的明确整改时限,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建立机制、动态调整。兴平市将以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在取用水监管上下功夫、在依法整治上下功夫,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完善富有成效的地下水保护管理办法。兴平市将把这次摸排的资料建立县、镇、村三级台账,以这次排查的清单为基础,建立兴平市取用水动态调整制度,及时更新数据,做到全市取用水工程“一本账、一口清”。对照兴平市制定的《兴平市城区市政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井工作实施方案》,及时与水务公司、税务部门保持联动,对暂时保留的自备井信息共享,管网覆盖区自备井应关尽关,逐步实现主城区地表水替代地下水。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兴平市水利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围绕陕西省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走访企业和镇村、充分运用LED宣传屏、街道宣传横幅、电视宣传等各类媒体载体作用,加强宣传与知识普及、政策解读,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涉水法律法规和地下水资源保护宣传活动,推广普及集约节约用水知识,增强全社会节约保护地下水的意识。
下一步,兴平市水利局将常态化开展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持续巩固取用水专项整治的工作成效,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加有力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