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眉县健全“三个工作”机制 治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

2024-07-19 09:00:31 来源:西北在线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眉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并取得阶段性成效,针对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眉县“双减”办通过健全预防体系、发现机制、联合执法机制等措施,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

健全预防体系,切实减少违规行为发生

一是充分发挥社区(村)的综合管理功能,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纳入社区镇(街)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构建了镇(街)、社区、村委会动态排查机制,建立包保责任制,全县共有网格管理员28人,防止隐匿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开展违规培训。二是严格执行校外培训广告管控有关要求,禁止发布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加强对招聘网站、眉坞商情等线上线下媒体的监管,禁止发布“一对一”“众筹私教”“家庭教师”等校外培训招聘需求信息。学习宣传《校外培训机构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组织各业务主管部门举办讲座2次,解读原文,领会法规实质,掌握重点与关键,制作宣传牌5个,设置滚动电子屏8个,悬挂横幅3条。三是积极引导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签订《眉县中小学生不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承诺书》3000多份,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课后延时有质有量,有声有色,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求,差异化作业,个体化辅导,按需让学生有信心“吃到”;有能力“吃饱”;有机会“吃好”。

健全发现机制,确保治理不留死角

一是完善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明察暗访工作机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通过“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定期开展拉网式巡查检查。抓住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等重要时间节点,部署排查检查和专项治理。根据违规培训、投诉举报等情况建立违规排查重点机构和个人台账,强化摸排跟踪和巡查检查,及时入账出账,做好动态管理。二是健全投诉举报工作制度,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16个,市级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5个,县级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26个,建立公众监督力量。健全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全县选派党建指导员10名,指导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建设,加强对违规培训的监督。三是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重大问题线索提供者给予奖励,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举报的积极性。

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巩固从严治理态势

一是会同相关部门完善隐形变异执法联动机制,及时会商案件查处工作,形成协同办案、闭环管理机制。将隐形变异培训查处摆在校外培训执法工作突出位置,强化调查取证,做好违规培训证据的收集。加强对投诉举报问题线索的核查,确保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二是会同各业务主管部门定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学科类隐形变异问题清单,适时部署专项整治,及时通报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三是建立健全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问题预警提示、投诉接收、跟踪办理、结果反馈工作机制,强化全流程闭环管理。今年以来,查处学科类违规培训的机构和个人共13起,依法依规给予其严肃处罚,形成了一定的震慑效果。(吴军伟)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