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秦岭腹地,一派生机勃发,凤县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的背后,跃动着全县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有力脉搏。“八个深入一线”、“五注重、五优先”使用干部、“三联共建”发展集体经济、“一网四化”推动乡村治理……一个个工作热词串起2024年凤县组织部门主动担当作为的足迹。
锤炼“硬实力”,破转型之局。蓄动能。围绕转型发展“必答题”,把新发展理念作为干部培训“必修课”,举办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聚焦绿色发展举办“凤县大讲坛”,引导干部更新理念、迎难而上。选派50余名干部参加省市调训和到发达地区、急难险重岗位锻炼,为干部蓄足发展之能。选好人。出台“五注重、五优先”措施,优先重用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党的建设等重点中心工作中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树立实干实绩导向,激励干事创业。育英才。围绕“一椒一麝”等特色产业,举办技能培训20余期。依托林麝产业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凤县花椒“实验站”,培育“麝医生”“花椒匠”等产业人才200余名,一大批“土专家”在特色产业链上崭露头角。上半年新增林麝幼麝已达9600余只,全县养殖林麝超4万只,种植高山冷凉蔬菜7万亩,产量9310吨,花椒4800吨,产才融合效益日益凸显。
握紧“奋进笔”,绘振兴画卷。增强组织力。出台“抓规范、抓示范、抓带弱、抓培育、抓品牌”五条措施,建设第二批“四美”红旗村11个、“四型”社区2个、“四优”模范机关10个,基层组织体系更加完备,凝聚群众、领导发展更加有力。汇聚发展力。以产业为轴心,通过村社、村村、村企“三联共建”组建产业联盟党组织,引导优势特色产业“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变“散点式”单打独斗为“联盟式”一体发展,形成河口中药材产业联盟、留凤关林麝产业联盟,双石铺民宿产业联盟等成果,特色产业实现“1+1>2”、趋向“∞”的发展效应,到今年底,集体经济百万强村将突破15个,收入总额超过5000万元。提升幸福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构建“一网四化”乡村治理机制,建设和美乡村。建成“七彩凤县”社会治理平台,搭建三级微信群服务群众体系,线上线下走好群众路线,累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940余个,永生村、白蟒寺村建成全省“千万工程”示范村。
牵好“牛鼻子”,领航发展方向。制定出台《优化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若干措施》,“一加”“一退”“一调”多维度优化考核体系。“一加”即建立“镇+园区”考核机制,既一体捆绑,又突出完成主体,推动招商引资“做加法”。“一退”即明确考核准入退出清单,畅通出口,推动减负增效。“一调”就是调整优化重点指标考核权重,区分类别实施差异化考核,拉满以考促干“动力阀”。
新时代新征程,凤县组织部门将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凤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通讯员 吴瑞刚 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