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老街,烟火人间。咸阳老街位于渭城区,现有商户2300余家,夜营商户1000多家,特色餐饮门店550多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人数众多,已成为咸阳“夜间经济”的一张靓丽名片。2023年,咸阳老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如何守护“夜间经济”,让老街更CITY,更安全?
咸阳市公安局渭城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实施“主防警务”,并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为抓手,在咸阳老街“叠加巡防”“精准宣防”“智慧感防”“多维管控”,全力护航咸阳老街“夜间经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夏季行动以来,咸阳老街酒后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警情下降12%。
叠加巡防,让“夜经济”安全有序
渭城分局整合治安、刑侦、特警及派出所警力,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在常态布置街面巡逻力量的基础上,针对警情案件易发高发部位,采取“定时+分段”“车巡+步巡”“街面巡+视频巡”“定点值守+动态巡控”等方式,全力为“夜经济”保驾护航。
“老板,生意还不错啊!让咱们的安全员把红袖标佩戴上,在工作的同时,要履行好安全责任,为顾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就餐环境,生意就会越来越旺。”城内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刚提醒餐饮门店,发挥好安全员作用。
晚上,咸阳老街人流量大,部分商店、餐饮门店24小时经营,公安渭城分局充分调动街面门店维护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餐饮门店工作人员中指定安全员,负责店内安全巡查,与派出所联动处置。
咸阳老街周末举办常态化文艺演出,公安渭城分局在积极会同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区级职能部门开展联合巡控、联勤守护、联动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动网格员、志愿者、商铺业主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对北平街、中山街、渭阳东路、清渭楼广场等区域进行覆盖式、拉网式巡逻,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形成警民参与、共保安全的工作格局。夏季行动以来,联合巡防450多人次,共救助群众23人。
精准宣防,让“夜经济”规范文明
守护“夜间经济”,要做在日常。白天,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对辖区餐饮、商铺等服务场所从业人员开展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培训,提高经营者、服务员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共护安全。夜间,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职能部门对相关行业场所进行实地检查,现场提出安全防范指导意见,引导门店规范经营,自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电话短信互联网,设下陷阱难提防;骗人刷单能返利,谁若参加就遭殃;投资理财高回报,转账钱款全泡汤;警察嘱咐不能忘,你要不听准上当……”文汇路派出所宣传员田继锋以快板形式话反诈。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公安渭城分局在北平街设立“老街夏夜集中宣防点”,组织治安、刑侦、法治、禁毒、环食药及派出所进行法律法规、禁毒、反诈、防骗、食品药品安全等知识宣传,并灵活采用快板、情景剧、案例讲解、有奖问答等形式,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寓教于乐,增强宣传效果。夏季行动以来,共设置集中宣防点8个,累计受教育群众达1.5万余人次。
智慧感防,让“夜经济”和谐稳定
公安渭城分局成立“夜经济”联合指挥部,自上而下建立可视化、点对点指挥通道,配备4G可视化执法记录仪,对接夜间繁华区域、人员密集场所及周边监控视频,并结合110接处警平台,对警情数据和人流密度实时分析研判,进行可视化部署,精准调度现场及周边警力,实现风险精准感知、动态预警。
“咱们店里面的监控设备能不能正常运行,视频是不是按照规定留存?”派出所民警提醒门店及时检查店内监控设备,确保正常运行。同时,督促门店在店内重要区域安装监控设备,参与治安联防,支撑风险感知。
通过感知预警,进行起底式清查。对“夜经济”繁荣区域及周边存在不放心、不托底的重点区域和治安复杂场所进行全面摸排,实现风险隐患全要素动态清零。夏季行动以来,组织2次集中清查行动,清查夜宵餐饮场所、酒吧、棋牌室、旅馆酒店、娱乐服务场所等重点部位120余处,排查整改各类风险隐患23处。
多维管控,让“夜经济”健康发展
立足“夜间经济”治安环境特点,研判易发生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案事件的重点部位区域,有效指导街面巡逻力量科学规划巡逻路线和勤务模式,加强重点部位的定点值守、动态巡查,确保警力部署、巡防值守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夜间警务效能。
服务“零距离”,安全感“看得见”。公安渭城分局还联合卫健、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严把食品安全关,通过全面检查、定期抽检等做好对烧烤店、夜宵摊、大排档、外卖商家等夜间营业餐饮商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坚决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