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汉滨区大竹园镇:后期扶持暖人心 库区移民笑开颜

2024-08-30 11:32:42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通讯员 朱绵诚 单栋群)近年来,汉滨区大竹园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以移民和美乡村美丽家园建设为统揽,以实现乡村美、产业强、移民富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大力推进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广大移民不离乡、不离土,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致富,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dachshund

基础设施,让移民“能安居”。为推动移民村镇高质量发展,实现库区移民乡村振兴,大竹园镇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先后实施项目22个,总投入1786余万元。涵盖村组生产道路硬化、人居环境综合提升、产业提升改造等重点项目。通过坚持贯彻执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多措并举,齐抓共管,全力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集中解决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问题,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dachshund

产业扶持,让移民“快致富”。紧扣“移民村集体经济壮大、移民增收致富”两大目标,在接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大竹园镇扎扎实实落实好党和国家的移民政策,让广大移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政策利好。大竹园镇分别成立了茶旅产业联盟党委、柑橘产业联盟党委、粮食产业联盟党委,在巩固提质17500亩富硒茶园的基础上,发展了380万棒食用菌和50亩大棚蔬菜,富硒柑橘500亩,“两茶”套种1285亩,将休闲农业发展与特色产业、农民创业增收融为一体,并以村集体入股龙头企业、推行“股份制”模式等方式,实现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同步采取了“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干部相互挂职、联合开展党日活动等形式,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聚力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通过企业来带动库区产业发展,把库区移民牢牢嵌在茶产业链上。目前,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研学旅游团40余个,吸引游客2.9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200万元。

人居环境,让移民“美家园”。大竹园镇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乡村全面振兴重点任务,针对存在的“脏乱差”突出问题,从蒿坪河沿线农户入手,以点带面,做到整治一处、提升一片。积极动员群众对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净化、特色化改造,拆除残垣断壁、老旧危房8处,围栏6处、废弃圈舍12处,废旧电线杆12根,新安装维修路灯86余盏、村标志牌1处;实施蒿河南路北路主要路段、节点美化提升工程和旅游标识体系建设,新修生态体验步道500米、公厕2处、停车场3个。在党员干部的带头带领之下,移民群众主动拆除影响观瞻的构筑物、障碍物,主动建设小菜园、小花园等增色添彩的小景观,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特色亮点更加突出,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同时,坚持“二五工作法”等人居环境整治机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积极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引导村民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一张张产业兴、环境美、邻里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大竹园镇各村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