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南开大学社会实践:柿业链动富平梦 共筑普惠振兴途

2025-07-20 21:40:07

为深入了解金融服务在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成效,2025年7月,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师生四同”社会实践团以“柿业链动富平梦,金融赋能南开行”为实践主题,前往“柿子之乡”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活动。实践团聚焦普惠金融主题,先后走访了地方政府金融部门、主要金融机构、当地代表性农业企业等地,系统考察富平县在金融政策落实、信贷产品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及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探索成效。

政银保三维发力,共筑惠农兴产新机制

7月17日,在富平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实践团师生了解了富平县“3+X”产业布局和县委县政府打造“百亿级柿子产业”的战略目标,对金融服务中心在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搭建银企对接桥梁、推动金融创新服务特色产业链发展方面的顶层设计和具体举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中国农业银行富平支行,工作人员为实践团师生详细介绍了银行针对柿子产业推出的“惠农e贷”等普惠金融产品和业务流程改进举措。数据显示,农行涉农贷款金额近年增长显著,有力印证了金融“活水”对产业壮大的支撑作用。

在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富平县联社,实践团了解到信用社遍布乡镇的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方面的独特优势和落地举措。近年来,该社利用属地化合作优势,积极对接县域内柿子合作社与企业,主动提供设备更新、季节性收购流动资金贷款等服务,努力推动基础金融服务下沉,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支持柿子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

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富平支公司,师生们调研了柿子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该公司立足富平县“3+X”产业布局,主动创新全产业链风险保障,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举措与实际成效。

据了解,富平柿饼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单”的地方特产,品牌价值超50亿元。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仿冒商家层出不穷,企业面临维权难、维权周期长等问题。为助力富平柿饼品牌维权与产业发展,该公司推出了“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风险保障”,可为企业提供律师费、调查费等费用理赔服务;并针对性开发了果树种植保险,充分承保企业、农户因自然灾害和病虫鸟害引发的经济损失。

产业一线探新路,电商驱动与联农带农的生动实践

7月18日,实践团师生先后走访了多家柿饼企业,深入了解了当地柿子产业人才支撑情况、企业发展模式以及对社会民生发展的赋能支撑作用,并与企业负责人深入座谈。

在陕西新农人柿饼企业,总经理乔彬彬向师生介绍了公司的“电商+”发展模式。据了解,依托政府部门从种植环节精准补贴,到区域公用品牌策划推广形成的品牌放大效应,通过电商平台精准营销,新农人公司年销售额已突破亿元大关,推动柿子产业完成“从农产品向网红品”的华丽转身。在政策引领和企业驱动下,目前富平已有200余名青年返乡投身柿饼产业。

在有“姑姑柿饼”美誉的富平县醉美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巧娟向师生讲述了企业的初心愿景和发展模式。据了解,该公司创新采用“农户+合作社+公司+科技”的运营模式,有效联结了产业链上下游,业务覆盖13至15个行政村、1500户家庭,企业女性员工占比达95%,切实解决了农村人口尤其是女性人口的就业问题,发挥了联农带农、稳定增收的作用。

此次实践不仅深化了师生们对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地方发展的认知,也激励着实践团学子将理论所学融入国情观察,为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更优路径贡献南开智慧与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