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咸阳市渭城区深入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通过业务协同、流程再造,打造集成服务新模式,推动多领域、多场景便民利企服务“一件事”落地见效。
数字赋能“一网通办”,企业变更告别“多头跑”。渭城区聚焦企业变更登记中的高频、多部门联办事项,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部门协同,将原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申请表格、材料清单进行整合优化,形成统一的“一件事”办事指南和申请表单。企业在办理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关键信息变更时,只需在陕西政务服务网平台“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同步完成税务、社保、医保等多个关联事项的变更登记,最大程度减少企业重复提交营业执照、身份证件、章程决议等材料的负担,彻底告别“多头跑、重复报”。截至目前,通过推行“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实现办理环节精简83%,申请材料减少50%,大幅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降低了运营成本。
服务延伸“家门口”,特殊群体办事“零跑动”。为提升服务可及性,渭城区扎实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在全区布局政务服务网点60个(含1个区级政务大厅、4个街办便民服务中心、55个社区便民服务站),将高频“一件事”服务场景延伸至企业群众家门口,构建形成“多点办、一次办”的服务体系。同时,为提升特殊群体服务水平,渭城区全面推行“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改革,依托陕西政务服务网,实现残疾人证新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10个事项一次申请,身份证等证照共享调用,递交材料由18份减少至6份,办理时间由247个工作日压缩至42个工作日,跑动次数由4次压减至0次。此外,针对部分残障群众出行困难的情况,定期开展“上门评残”活动,当场采集信息并提交业务申请,相关证照邮寄到家,极大方便了行动不便的群众,切实减轻了办事负担。
流程再造“一次结”,婚育落户实现“指尖办”。通过数字化改革,以往需要跑多个部门、提交多份材料的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内地居民离婚登记、生育登记、户口迁移审批(夫妻投靠落户)、项目变更更正(婚姻状态)等事项,现在通过“秦务员”APP在线填写一张表格、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性完成申请,取消户口本,读卡身份证获取信息,与公安人口数据库直接比对,“人脸识别+实名认证”技术大幅减少现场手续核验环节。同时,落实全国通办,“联网核查+异地调档”避免群众奔波之苦。预约预审快速办,高峰日延时服务,预审环节效率提升30%,新人平均10分钟完成登记。
截至目前,渭城区推出便民利企“一件事”服务场景33个,实现申报材料压减60.3%、办理环节压缩82.4%,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和企业群众的办事满意度、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