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洛南:“四好”城市建设绣出山城新画卷

2025-08-05 11:19:27 来源:西北在线

盛夏的洛南,晨光中的八卦桥口袋公园里,大妈们的舞步踏着欢快节奏;甘河玻璃景观桥上的晚霞映红打卡游客的笑脸;花溪弄夜市的非遗剪纸与梅菜饼香气交织……这些鲜活的市井图景,组成了避暑山城、康养洛南的“幸福拼图”。近年来,洛南以“四好”城市建设为笔,以城市更新为墨,在山水之间勾勒出一幅“面子”靓丽、“里子”厚实的民生画卷。

一针一线绣“里子”:老旧街巷的温暖重生

“过去开窗见‘蛛网’,如今推窗闻花香。”职教中心家属楼居民蔺爱琴的感慨,道出了洛南“两拆一提升”带来的蝶变。曾经的背街小巷经历了一场“微创手术”:67处围墙拆除后“长”出6890平方米绿地,16条道路的雨污分流让“雨天看海”成为历史,西寺社区硬化路面延伸至居民家门口。

老旧小区改造更是一场“逆生长”奇迹——129个小区穿上“新衣”,5443户居民迎来外墙保温、充电桩、健身器材等“幸福标配”。住建局局长何伟雄说:“城市更新不是涂脂抹粉,而是让每个角落都住出尊严。”

山水入城织锦绣:市民获得更多幸福感

傍晚的河滨路人行步道,凉风习习、温润舒爽,时不时有白鹭从头顶掠过。市民们或休闲散步或聊天纳凉,还有运动达人在人群中奔跑,肆意挥洒着汗水。健身爱好者张建民说:“通过政府改造,不仅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也为跑步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健身的好去处,每天早晚在这个健身步道上锻炼,享受着山清水秀的美好环境,这样惬意的生活已成为洛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投资7000万元的甘河治理工程,将垃圾荒滩变为4万平方米的“生态绣带”,10座公园串联成网,3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用翅膀“投票”安家。

畅通动脉破“堵局”:十分钟生活圈照进现实

“柳林大道一通,进城时间减半!”私家车主李卫卫的体验,源自洛南4.8亿元投入的“路网革命”。华阳大道等主干道打通“任督二脉”,14.5公里架空缆线入地治愈“蜘蛛网焦虑”,300个充电桩与1500个停车位破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

更显著的变化在于便民理念的提升——9条支路“白改黑”提升行车舒适度,县医院迁建项目嵌入路网,第六幼儿园的建成让“接送难”成为过去时。这些民生工程的规划实施,托起了市民“十分钟生活圈”的便捷梦想。

烟火人间润文脉:夜经济点亮文化基因

当夜幕降临,花溪弄夜市的非遗漆扇与艾灸药香碰撞出独特韵味。“小吴烤面筋”日均营收破千元,大学生张锴捧着荞面饸饹感叹:“这里能吃能玩还能读智慧书吧,这才是城市该有的样子!”

文化的浸润不止于舌尖。秦唐街的仓颉“文字灯”照亮造字传说,新图书馆337天迎客21万人次——朗读亭、自助借阅机等现代设施,让“书香洛南”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正如剪纸艺人李芳所说:“城市更新,更新的是生活,留住的是根脉。”

从健身步道沿河蜿蜒20公里,到口袋公园串起“转角遇见美”;从遍地荒滩变身“生态绣带”,到“堵心路”化作“舒心途”——洛南的“变脸”不在宏大叙事里,而在百姓晨跑时拂过的清风、老旧小区飘落的月季花瓣、图书馆翻动的书页声中。这座用“绣花功夫”雕琢的山城,正以“四好”为尺,丈量着幸福生活的每一寸肌理。(通讯员 黄旭 张颖欣)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