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候思宇)9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25年1-8月,全省黄河流域水质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黄河干流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16条入黄一级支流中,14个达到或优于Ⅲ类。流域内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为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陕西多措并举,强化入河污染源全面管控。一方面,落实精准治污要求,实施分区管控,编制实施65个国控断面“一断一策”达标方案,建立水质预警、分析、通报、督办工作机制,强化枯水期和汛期水质管控,对水质波动断面加强研判和整治,确保水质持续向好。另一方面,严格水污染源管控,严格落实《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完善“一厂一策”系统化治理方案,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改造,黄河流域城镇及以上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均达到准Ⅳ类限值。同时,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编制“一园一策”整治方案;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现动态清零。
在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方面,出台监督管理系列文件,全面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明确禁设区域,依法依规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建立“谁排污,谁申报”的排污口责任认领制度,持续推进排污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黄河流域共排查入河排污口3千余个,已全部完成溯源,整治比例超过9成。
统筹“三水”治理,推动河湖生态综合治理。陕西加强生态流量保障,印发大理河等跨市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及无定河等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方案,推进延安、榆林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强化水生态保护修复,开展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中期评估,完成黄河流域33条重点河流、12个主要湖库的水生态调查与健康评价,持续推进渭河、延河水生态监测评估。积极打造美丽河湖,建立省级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分类分级逐步实现美丽河湖全覆盖。围绕“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征集优秀案例,延安延河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此外,着力防范水环境风险,确保水生态环境安全稳定。完成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方案编制,提升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能力;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组织应急演练和大比武;严密监控易发生水华河湖,加强水质和水华动态监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汛期管控要求,持续开展汛前风险隐患排查,汛期强化动态研判处置,加大汛期水质应急预警监测力度,保障汛期水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