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石泉县老街,青石板路沾着湿润水汽。老街禹王宫朱红色大门前,两个孩子席地而坐,沉浸在围棋对弈中。两人的说笑声顺着汉江风,飘向老街深处挂着赛事横幅的广场——备受瞩目的陕西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正悄然改变着这座秦巴山区小城的乡村图景。
智力赛事赋能县域发展
9月21日晚,华灯璀璨的安康市石泉县秦巴风情园内人潮涌动,“全民健身 智圣石泉”2025年陕西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在此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400余名选手齐聚“鬼谷故里·金蚕之乡”,将在为期4天的赛事中展开智慧角逐,同时沉浸式感受秦巴汉水的生态之美与文化魅力。
“石泉不仅因‘城南石隙多泉’得名,更是中国先秦文化重要发祥地、汉代文物“鎏金铜蚕”出土地、秦巴汉水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中共石泉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利在开幕式上介绍道。“近年来,石泉突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累计建成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景区、已建成10个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陕西省首届智力运动会、汉江赛艇大师赛、山地户外自行车公开赛、全民健身操舞大赛等赛事活动,此次再迎盛会,既是对石泉办赛能力的认可,更是推动文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
本届智运会将赛场搬进景区,让选手在对弈间赏山水、品文化,是落实《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生动实践。
陕西省社体中心负责同志介绍说,“智力运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届省智运会在项目设置、办赛模式上均有创新,特别是将非遗项目纳入赛事,为传统文化传承与体育事业发展搭建了新桥梁,希望通过本届赛事,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智力运动的热情,推动‘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我们已统筹做好赛事保障,从景区门票优惠到农特产品展销,力求让每位参与者既能享受智力运动的乐趣,也能感受石泉的热情与诚意”。石泉县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景赛合一”成为赛事“新亮点”
在云蒸雾集的云雾山鬼谷岭间对弈,到历史悠久的古城老街下围棋,赴如诗如画的后柳水乡较量国际象棋……与传统体育赛事不同,本届智运会创新采用“景赛合一”模式,将8个比赛项目的赛场分别设置在秦巴风情园、后柳古镇、中坝作坊小镇、古城老街、春潮广场、云雾山鬼谷岭等A级旅游景区,让选手在青山绿水间展开智慧较量。
来自西安的屈乐彬学习下围棋已经七年半了,参加过多次比赛。他说:“这次比赛组织得很有特色,对手也都非常有实力,能在比赛中体验到智力竞技的魅力,特别有意义。”
“把国际象棋比赛放在后柳古镇的江边亭子里,一边对弈一边看汉江风光,这种体验太特别了!”参赛选手王建军说,“赛事组委会还为选手及家属提供景区门票减免、酒店住宿优惠等福利,比赛结束后我打算带家人逛逛中坝作坊小镇,感受石泉的民俗文化。”
智力运动激活乡村新赛道
走在群山环绕、满眼翠绿的田野间,白天在山林间呼吸清新的空气,赏田园美景,晚上住在特色民宿,看繁星点缀的星空;远离城市的喧嚣,寻一缕乡愁,品味田园生活中的“诗与远方”……如今,走进石泉,乡村旅游成了游客的向往之地。
陕西省首届智力运动会在风景如画级景区举办,构成了一幅山水相依、动静相宜的美丽画面;在赛场外,名优特新农产品正在热销,石泉烤鱼、五彩蒸面、桑叶凉粉等特色小吃满足观赛者的味蕾……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彰显的是石泉县正在为实现“体育+旅游”赛事经济样板目标所作出的努力。
赛事期间,石泉县还同步推出系列文旅活动:在古城老街举办县令巡游、艺术快闪、民乐演绎;在后柳古镇开展渔歌晚唱(全民K歌)、篝火晚会;在春潮广场设置农特产品展销区,集中展示石泉魔芋、鬼谷子腊肉、鎏金铜蚕文创等特色产品。“我们希望以赛事为纽带,让‘赛事热’带动‘旅游潮’‘消费旺’。”石泉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华表示,截至开幕式当天,已有千余名选手及游客参与了当地的文旅活动,带动景区客流量显著增长。
赛事运动促进了乡村旅游业态的升级。赛事期间,石泉县推出了“智力运动+乡村游”精品线路:上午在老街观赛,下午去中坝作坊小镇体验古法造纸、养蚕缫丝,晚上到后柳古镇欣赏汉江夜景。来自西安的游客王鹏说:“以前来乡村游只是看看风景,这次既能看比赛,又能体验非遗,孩子还学会了下五子棋,这样的旅行特别有意义。”
夕阳西下,禹王宫前孩童的棋局还在继续。不远处,几名外地游客正跟着村民学下象棋,老街的灯笼渐次亮起,映照着人们脸上的笑容。
从一场智力运动会,到一条乡村振兴新赛道,石泉用方寸棋盘证明:体育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激发乡村的文化活力、产业潜力和发展动力。正如杨利所说:“我们将坚决扛起‘东道主’责任,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做好赛事组织和服务保障,努力奉献一场精彩热烈、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体育盛会,借助‘赛场进景区’模式,让智力运动与绿水青山、秦巴文化、生态旅 游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周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