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嘉伟)9月26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西安市数据局副局长郭锐进行相关工作内容介绍,并与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宋伟刚、数字西安集团董事长傅强一同答记者问。郭锐提到,西安市数据局聚焦智慧交通、XR、数字内容和数据产业,打造“科创+产创”示范标杆。
郭锐表示,西安市数据局在推动数字经济增长方面,选择重点领域如智慧交通、XR产业、数字内容和数据产业作为突破口,打造了一批“科创+产创”深度融合的示范标杆。
在智慧交通方面,梳理了3600个路口约2.5万余个终端设备的“技术参数(科创标准)+生产要求(产业标准)”。在XR产业领域,支持西影集团建设“虚拟现实电影技术创新中心”,并设立1亿元XR产业基金。在数字内容上,吸引了32家包含“技术研发+内容制作+产业运营”的全链条企业集聚,原创开发《灵霄逸境》《两当兵变纪念馆》等XR项目,参与制作500余部微短剧,总体营收超亿元。在数据产业上,采取“引进来”和“培育强”相结合的策略,推动数据标注产业规模突破2亿元,增速超30%。
近两年,西安市数据局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为核心,明确了“三硬三软一中心”的发展蓝图和“市级统筹、场景开放、应用牵引、产业发展”的运营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设定了路径指引。建设五类适配中心,构建连接业务需求、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的核心枢纽,打通“科技-产业”转化链路;以应用创新驱动全链条融合,针对智慧交通、XR产业、数据要素等领域出台专项方案,形成可复制的产业生态。
在具体实践上,除重点领域标杆打造外,也包括推动“场景开放”、建设“丝路数港”、布局五类适配中心等措施。首先,以“场景开放”为核心抓手,发布《项目需求和场景机会清单》,2024年以来分批次发布了的62个项目需求及人工智能+政务等8大领域场景需求,引导联合攻关,形成“技术创新方案+产业落地能力”的解决方案;其次,全力推进“丝路数港”建设。当前已上架1364个数据资源和产品,入驻262家数据企业,初步构建了数据产业发展新业态;同时着力构建“需求分析—技术研发—适配认证—生产制造—集成运营—应用推广”的全流程融合路径。推动建设了鸿蒙星闪适配中心、RDI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工业软件适配中心、信创适配联合实验室、AI算法模型适配中心。
同时,在数字经济发展上,西安市数据局坚持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核心,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要素保障。聚焦关键产业“卡脖子”技术,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支持高新区依托“丝路数港”争创国家级数据产业集聚区,成功举办第六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吸引6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代表团,国内外143家国内外单位参与,促成27个项目签约;整合产业和创业基金,重点投向“科创+产创”融合项目,有效解决科技研发与产业落地资金难题;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累计引育1944名高层次人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实现从平台、科技、金融、人才多维度提供支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