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不是唐干部帮忙,这出院手续还不知道拖到啥时候!”10月9日,瓦庙镇市场监管所内,新光村四组分散五保户宋福国,一边向新光村党群连心工作队队员兼网格员唐前龙递还垫付费用,一边激动地说。
宋福国还提起段暖心事:“我没凑够零钱想先给整数,唐干部却说‘该多少是多少,啥时候有了再给’。”这份体谅,让他倍感温暖。
今年61岁的宋福国曾在紫阳县中医院住院治疗,因不熟悉出院流程,未办理手续便自行离开。十月,医院催办出院手续时,正逢瓦庙镇遭遇连续强降雨,多处道路塌方。他大病初愈,身体虚弱,根本无法亲自前往医院,急得团团转。
情急之下,宋福国想到了常为村民办实事的唐前龙,连忙联系求助。彼时唐前龙正在外地出差,却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他第一时间联系镇上同事,让其到宋福国家中整理身份证、病历等资料,为办理手续做准备。
资料备好后,唐前龙绕道麻柳镇行驶20公里,沿崎岖小路到高速路口,再驱车上高速赶往紫阳县。到医院后,他马不停蹄对接窗口,核对信息、提交资料,最终顺利帮宋福国办完所有手续。
唐前龙的举动,正是瓦庙镇“六个一”机制的生动缩影。自6月16日推行该机制以来,该镇以“组建‘党群连心’网格队伍、设立‘精准对接’通讯录、召开‘共话发展’院落会议、记录‘民情民意’纪实手册、畅通‘民意诉求’反馈渠道、开设‘民情民意’服务热线”为核心举措,构建起闭环式为民服务体系。
作为网格队伍中的一员,唐前龙的跨地帮扶,正是“党群连心”网格队伍主动担当、“精准对接”通讯录高效联动的具体实践。而他日常扎根村组、熟知群众困难的工作状态,也与“民情民意”纪实手册的记录追踪机制密不可分。
如今,瓦庙镇像唐前龙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依托“六个一”机制,全镇9支网格队已走访农户900余户,解决民生问题347件,用行动践行“人民公仆”使命,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下一步,瓦庙镇将继续深化“六个一”机制,完善诉求收集、交办、办结、回访全流程闭环,推动干部下沉常态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民生温度。(通讯员 陈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