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10日,为期12天的国庆中秋假期运输圆满收官。据统计,9月29日至10月10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累计发送旅客690.8万人次,同比增长4.8%,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10月1日发送旅客80.6万人次,创历史同期单日客发新纪录。同时,假日期间铁路货物运输依旧繁忙,全局货物运输日均装车16305车,环比9月日均增加506车,实现客货运输“双丰收”。
假日期间共加开旅客列车1280列
全力做好运力保障
为满足旅客假日出行需求,西安铁路局精准匹配运力,通过“一日一图”动态调整开行方案,假日期间,西安铁路局在日均开行图定旅客列车191对的基础上,累计加开列车1280列,同比2024年增开旅客列车93列,其中动车组列车占比达到80.1% 。加开列车中,跨省直通列车507列,主要集中在西安至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太原等方向;管内加开列车773列,主要集中在西安至宝鸡、汉中、大荔、榆林、延安、安康等方向;同时,加开北京、武汉、成都等方向夜间高铁228列,对西安至南宁、长沙、银川等客流密集线路的444列动车组实施重联、普速客车加挂车辆等措施运行,为旅客假日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假日期间日均装车超1.6万车
货运增量效果明显
为做好节日期间的货物运输工作,西安铁路局货运部门积极协调生产型厂矿企业错峰检修,组织客户积极提报并敞开受理运输需求,精准调配运力资源,全力保障节日期间重点物资运输高效有序。节日期间(10月1日至8日),全局日均装车16305车,环比9月日均增加506车;日均发送货物103.3万吨,环比增加3万吨。国庆中秋假日期间,西安铁路局加强中欧班列开行组织,累计开行132列,同比增加61列,其中返程75列,环比增加21列,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举措提升服务保障
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为提升假日旅客出行体验,西安铁路局推出智慧化服务,在客流较为集中的西安火车站、西安北站引入安检AI智能判图系统,以毫秒级识别速度和超 99%的准确率,将安检效率提升3倍,安检口日均通行能力提升至4.5万人次,大幅提高安检效率,有效缩短进站排队时间,安检口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面对大客流压力,西安铁路局管内各客运站提前做好客流预判,根据客流情况动态调整售退票、安检、检票口数量,提高旅客进出站效率;加强进出站口、电扶梯等客流密集区域的组织引导,确保关键岗位安全有序;密切与属地交通部门联系,加密高峰时段接驳班次,助力旅客顺畅出行;强化对银发旅客及“脱网”人群的服务,开展“一对一”重点帮扶;深化站内站外联动帮扶机制,常态化提供儿童看护服务,为重点旅客开设绿色服务通道,打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10月1日起,铁路客运电子发票全面启用,宝鸡南、安康等站通过发放操作指南服务卡、现场引导等方式,协助老年旅客及“脱网”人群适应“无纸化报销”流程。
开展旅客互动活动
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国庆中秋假日期间,西安铁路局站车单位组织开展歌曲演唱、特色表演服务礼仪展示等形式丰富的互动活动,让旅客在等候旅途的间隙,沉浸式感受节日的喜庆与铁路服务的温情。西安北站候车室内开展“盛世华章,长安同庆”主题活动,以歌舞表演与趣味互动,为旅客送上节日祝福,同时,还为广大候车旅客举行了服务礼仪展示活动,工作人员标准的动作、亲切的微笑,切实让旅客感受到了“有温度”的旅途服务。
西安客运段在6064次公益慢火车、G828次西安北开往香港西九龙的列车上举行歌曲、舞蹈、小品等系列文艺活动,与广大旅客共同庆祝祖国生日和传统佳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人员还邀请旅客参与互动,手把手教大家正确的行李摆放方式、乘车安全注意事项。
宝鸡南站候车大厅精心举办“月满华诞 情暖旅途”主题文化活动,用特色服务为旅客送上别样祝福。活动现场分打卡、集章、表演、游戏等专属板块,内容丰富又贴心。
汉中车务段、西安车务段、安康车务段在管内各客运站精心组织了“与国旗同框,为祖国祝福”主题活动,在候车大厅开展歌舞、魔术表演和猜灯谜等丰富的趣味活动,引得旅客纷纷鼓掌喝彩,为南来北往的旅客送上别样的旅途温暖。这些站车单位系列互动节目,不仅为旅客带来了欢乐,更拉近了车站与旅客之间的距离。
有效应对降雨天气
全力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国庆中秋假期,陕西省内大部分地区持续秋淋天气,西安铁路局组织各站车、工务等单位坚持“全员、全天候、全过程、全覆盖”应急值守,针对雨情、雨量变化,定时、定点对现场生产场所、露天设备进行全覆盖巡查,全面掌握设备状态,消除设备病害,确保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正常。
统筹调配客运人员力量,重点做好停运、晚点旅客列车的组织工作,储备充足的食物、饮用水、药品等应急物资,切实为旅客列车晚点做好充足准备。安排各站车单位通过车站广播、电子显示屏、新媒体平台等多渠道,实时发布列车正晚点、余票等信息,方便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加强值班值守,在进出站口、地道、楼梯等关键区域铺设防滑垫、设置醒目的安全提示牌、增设公益雨伞使用点,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妥善处置各类问题,耐心为旅客办理退改签手续,积极疏导旅客,全力保障旅客安全顺畅出行。
通讯员 白春 刘桐飞 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