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年轻女子突发重病 多学科团队合力挽回生命

2025-10-26 15:18:43

近日,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救治一名因罕见因素导致肺动脉栓塞并心跳骤停的年轻患者。这一案例不仅体现了医院急危重症团队的高水平应急能力和多学科协作实力,也提醒公众关注药物副作用与非典型心脏病症状。

20251026114839988-24-f6a68.jpg

28岁的小丽(化名)因长期面部痤疮口服避孕药一年有余。近期她患上重感冒,出现发烧、卧床和脱水等症状。一天凌晨,小丽在家中突然晕倒,意识模糊、四肢抖动、口唇苍白。约五分钟后清醒,自述头晕恶心。朋友立即拨打120将其送至医院。

到达急诊室时,小丽意识尚清,但血压已无法测出。在医护人员询问病史时,她再次出现意识丧失、抽搐、颈部强直等症状,心率急剧下降。医护人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但患者呼吸停止,随即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和补液治疗,并紧急邀请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医生会诊。

经专家会诊,高度怀疑小丽因多种罕见因素叠加导致突发肺动脉栓塞。心胸外科主任康云帆解释,长期口服避孕药可能增加血液凝固风险,而重感冒带来的卧床、脱水和病毒感染进一步加剧了血液高凝状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就会引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甚至心跳骤停。

抢救过程中,急诊科医护人员持续进行心肺复苏长达两小时,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心胸外科团队紧急启动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成功恢复患者心脏功能。在ECMO支持下,团队首次实施溶栓治疗,成功溶解肺动脉血栓。经过抗凝、抗感染等后续治疗,患者康复出院,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医生特别提醒,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成分可能增加静脉血栓风险。同时强调,并非所有心脏骤停都与心脏本身疾病有关。肺动脉栓塞引发的猝死前,患者往往在特定动作后突然倒地,这种情况通过常规心肺复苏效果有限,致死率较高,年轻人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本报记者 李勇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