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十四五”汉中答卷:实施重大项目1029个,民营市场主体数量居全省第二!

2025-11-28 14:15:28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记者 韩轩)11月27日,汉中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汉中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经济总量有望站上2000亿元台阶,规模稳居陕甘川渝毗邻六市第二位,区域发展位势更加凸显。汉中市人均生产总值跨过5万元台阶、突破6万元关口,汉中市多项指标位列全省前列。

dachshund

五年来,汉中市以建设生态城市为战略引领,以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国家战略腹地重要节点城市为功能支撑,全力拼经济、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推动“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进展符合预期、重大战略任务落地见效、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呈现崭新气象。

五年来,汉中市积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上持续用力精准发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结构向优、质效提升。从经济总量看,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经济总量有望站上2000亿元台阶,规模稳居陕甘川渝毗邻六市第二位,区域发展位势更加凸显。从经济结构看,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1.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从发展质量看,人均生产总值跨过5万元台阶、突破6万元关口,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1万元,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数保持全省前列。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有望超过10%、稳居全省前列,社会资本投资、民间投资占比稳定在75%和6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近4倍和5倍,全社会研发投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方阵,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全省第4。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三大主导产业集中度超过80%,创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7个,总量居全省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达到54亿元。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营市场主体数量居全省第二,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58.7%,营商环境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中欧班列“汉西欧”专列常态化运营,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挂牌运行,汉中经开区纳入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货物和机场旅客吞吐量稳居毗邻市前列。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全市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汉江(汉中段)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和国家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在全省率先实现“两山”资源公司县区全覆盖,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

城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新增市政道路185.49公里、排水管网233.7公里,绿化覆盖率42.71%,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19%,较2020年提高4.23个百分点。4个县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县域生产总值占比提升至77%,8个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经开区,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将达到80%。美丽乡村建设纵深推进,“五个农业”实现镇村全覆盖,有机农业面积、产值稳居全省第一方阵,127个“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建成达标,获评“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现省考“八连优”。

持续开展“七个一批”拓岗就业工程,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18.5万人,前四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61:1。更加用力发展民生事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达标率居全省第一。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