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神木市锦界镇南北沟村的温室大棚内却温暖如春,一片片蓝莓苗绿叶苍翠,白色的小花悄然绽放,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这里,正通过发展以蓝莓为核心的特色设施农业,走出一条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经济,以种植有机蔬菜和反季水果为突破口,有效优化了冬季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双重目标。

智慧农业点亮“浆果之王”
走进位于南北沟村的神木市神农蓝之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温室大棚内,科技感扑面而来。一株株蓝莓苗整齐地生长在专用的基质盆中。技术人员在调试好智能水肥一体系统后,加紧给蓝莓拉枝,为即将到来的挂果期做精心准备。
“我们运用先进栽培技术将蓝莓苗栽在基质盆中,既能透气保水又能精准控制酸碱度,完美解决了蓝莓浅根系对土壤的挑剔需求,提升了蓝莓的生长效率,让蓝莓种植不再‘靠天吃饭’。”谈及种植技术,该公司技术主管张欢如数家珍。与此同时,基地还引进优质智慧农业设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精准灌溉与养分供给,加之科学管理,对温度、湿度、灌溉等进行精准调控,让每一颗蓝莓都能在最优环境下成长。

“这些科技手段让蓝莓种植更加标准化、精细化,让我们的蓝莓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还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张欢介绍。
在另一座大棚里,公司副总经理贺美霞正仔细查看着蓝莓的花情,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
“我们这20个大棚,共种了12000多株蓝莓。你看这些小花,开得多好!预计到2026年2月,咱们本地就能产出自产的新鲜蓝莓了。初步估算,首次挂果产量就能达到2万公斤,到时候,大家就能尝到我们神木自己种的蓝莓了!”源于现代科技农业带来的底气,贺美霞对蓝莓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产业引领结出“致富果实”
近年来,南北沟村紧扣产业振兴主线,创新“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通过大棚租赁、就业带动等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发展促进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4年,南北沟村引进神木市神农蓝之源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蓝莓种植基地,推动蓝莓产业规模化与标准化发展。蓝莓产业不仅带来了优质的农产品,让大棚实现高效利用,更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蓝色果实”,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种植过程中,基地吸纳村民就近就业,同时,通过大棚租赁和产业带动,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实现了“产业发展、村民致富、集体增收” 的良性循环。

“我们村一共建起温室大棚50座,其中20座租给神木市神农蓝之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蓝莓种植产业,一座大棚一年租金2000元,让村集体有了稳定的进账,而且村民还可以在种植基地打工,增加就业收入。”南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生昌算了一笔实在账:“剩下的30座,则由村民自主经营,种植葡萄、瓜果蔬菜,在家门口就能增收。产业来了,机会就多了,村里的人气也更旺了!”
从传统的农耕到现代化的智慧农业,南北沟村用大棚里的盎然绿意,描绘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挖村内资源,想方设法发展富民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将村子打造得更加宜居宜业,带领全村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张生昌表示。(白焕霞 温子瑞)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