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人形机器人在“浙”崛起

如今,人形机器人正在探索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中。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的街头,搭载国产大模型的智能警务机器人“滨小新” 已经可以开展巡逻任务。它不仅配备了防爆安检功能,还可以提供一些应急求助的服务。

发布于:2025-04-28

国内最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工程项目启动

27日下午,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项目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这将是国内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超临界/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

发布于:2025-04-28

柔性脑干植入物能提供高分辨率听力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软生物电子界面实验室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柔性薄膜听觉脑干植入物(ABI),这一创新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该设备采用嵌入硅胶中的微米级铂电极,形成厚度仅为几十分之一毫米的柔韧阵列,旨在实现更佳的组织接触,从而避免脱靶神经激活并减少副作用。

发布于:2025-04-27

铁路现代物流助力国产汽车出海“加速跑”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国铁集团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海铁运输商品车同比增长33.62%,铁路部门通过打造数字化平台和一单制服务等新举措,助力国产汽车出海“加速跑”。

发布于:2025-04-27

轻舟货运飞船计划今年首飞

4月24日,我国新一代太空“快递员”——轻舟货运飞船正式亮相,其初样试飞船计划今年首飞,正样首飞船计划于明年具备出厂条件,可执行空间站货物运输任务。

发布于:2025-04-27

我国万瓦级氦制冷机首次公开亮相

4月26日于安徽合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发首展了万瓦级氦制冷机,这一超大型氦低温制冷机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

发布于:2025-04-27

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揭牌

26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15家发起单位共同为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揭牌。

发布于:2025-04-27

迎接神十九乘组回家!着陆场各项准备就绪

按照计划,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于4月29日返回东风着陆场,25日,着陆场区组织所有的搜救力量展开了最后一次的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发布于:2025-04-26

第41次南极考察丨“雪龙2”号停靠澳大利亚霍巴特港

北京时间26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澳大利亚霍巴特港,进行物资补给工作。部分队员在此下船,搭乘航班回国。

发布于:2025-04-26

新研究用玉米蛋白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一项新研究显示,玉米蛋白可用于提高锂硫电池性能,这一发现有望推动高能量、重量轻的锂硫电池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发布于:2025-04-25

大规模商用!AI翻译来了

4月24日,以“译智向未来:塑造翻译新质业态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的2025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辽宁大连开幕。此间发布的《人工智能与翻译报告》指出,AI翻译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用,其应用场景覆盖跨境商贸、文化交流、教育医疗等多个关键领域。

发布于:2025-04-25

天问三号面向国际社会开放20千克质量资源

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面向国际社会发布《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国际合作机遇公告》,共开放天问三号探测器20千克质量资源,与国际同行共同开展火星探测与研究。

发布于:2025-04-24

人形机器人“跑”出未来

近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举行。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人类与机器人首次实现“共跑”,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发布于:2025-04-24

图灵小镇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图灵小镇建构起“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集聚优质的“种子”,提供肥沃的“土壤”,营造适宜的“气候”,让创新在此竞相迸发。

发布于:2025-04-24

中英科研团队破译豌豆多个重要性状背后的“基因密码”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主导并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等国内外机构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在豌豆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找到了调控豆荚颜色、豆荚形状和豌豆花位置等性状背后的目标基因及其突变机制,为豌豆品种改良和精准育种提供了新视野、新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4月23日23时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发布于:2025-04-24

AI能代替你阅读吗——高校学生使用智能阅读观察

信息爆炸的当下,高校学生的阅读场景正经历着颠覆性变革——借助AI工具,他们不仅可以快速拓展通识阅读知识面,还可以轻松完成课堂上的深度思考作业,不用翻开书页就能知晓大致内容。

发布于:2025-04-23

中外科研人员揭示物质“从二维到三维”演变规律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孙建教授团队与外国科研人员合作,在石墨烯夹层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原子排列结构,改写了氦等简单元素只有“最密堆积结构”的认知,阐释了物质“从二维到三维”的演变规律。

发布于:2025-04-22

神舟二十号任务完成最后一次全区合练 发射场做好发射前各项准备

神舟二十号任务22日完成发射前最后一次全区合练。目前,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设备状态稳定、人员准备就绪,发射场做好了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发布于:2025-04-22

“好奇”号在火星发现大量碳矿床 为红色星球早期曾有碳循环提供直接证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找到了关于其古代大气层的重要线索。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好奇号”从盖尔陨石坑夏普山不同地点采集的样本,发现了菱铁矿(一种碳酸铁矿物)的迹象。该发现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古代火星上曾存在碳循环,为了解火星气候状况提供了新视角。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

发布于:2025-04-22

首批1000千瓦功率等级电池动力机车下线

21日,我国首批1000千瓦功率等级电池动力机车在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正式下线。该批次10台新能源机车由中南钢铁集团订购,标志着广东地区首次实现系列化新能源机车应用。

发布于:2025-04-22

共 2096 条 共 105 页 首页 16 17 18 19 20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