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人类向着聚变能源开发迈出一大步

有中国“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20日在此间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66秒“高质量等离子体运行”。这是中国科研团队向着聚变发电的未来迈出的一大步。

发布于:2025-01-21

中国生物科技何以“圈粉”海外?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涌现,引发国际业内广泛关注。

发布于:2025-01-21

国产服务器市场将迎发展关键期

记者1月16日从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根据该公司日前发布的《2024中国国产服务器市场研究报告》,国产服务器市场未来三年有望迎来发展关键期。

发布于:2025-01-20

AI工具识别虚假新闻准确率达99%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6日报道,德国基尔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这款工具能以高达99%的准确率,精准识别出虚假新闻,为打击在线错误信息提供了重要手段。

发布于:2025-01-20

我国首次实现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一日三试”

1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抱龙峪试验区首次实现液氧煤油发动机工艺验收试车“一日三试”,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发动机适应批产交付的试验验证能力再获提升,有力支撑更高频次的发射任务。

发布于:2025-01-20

超级巨轮来了!长江主航道通航史上最大进江油轮顺利靠泊

1月19日,在4艘大马力拖轮、2艘警戒艇以及“海巡06916”现场维护下,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阿尔萨斯”轮安全靠泊江苏南通招商重工码头泊位。

发布于:2025-01-20

视网膜血管“指纹”可预测中风风险

一项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心脏》杂志的研究发现,眼部后方的感光组织层——视网膜上的血管“指纹”可以预测中风风险,准确度与传统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相当。

发布于:2025-01-17

5G-A,解锁更多应用新场景

不仅助力赛事直播,5G-A技术目前已在城市建设、智能制造和低空经济等领域相继落地,为多个行业数字化转型解锁应用新场景。

发布于:2025-01-17

2025年这些太空探索大事值得关注

近日,英国《新科学家》《经济学人》、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美国行星协会官网等多家媒体,列出了2025年太空领域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

发布于:2025-01-17

小麦影响黄河流域先民主食结构变化轨迹揭示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侯亮亮团队精细描绘了小麦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理范围内对先民饮食结构的深刻影响。研究证实,小麦自4000年前起逐渐影响黄河流域先民的饮食结构,至东周至两汉时期成为中游地区先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研究成果为揭示小麦在黄河流域的传播路径、种植历史及其对中国古代农业和饮食结构的重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坚实证据。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中国农史》。

发布于:2025-01-17

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揭晓

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评选结果16日在京揭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月背采样、量子科技、具身智能、混合现实、生物制造、近零碳、实景三维、微核糖核酸等科技名词入选。

发布于:2025-01-17

我国“鱼航员”今年有望再次出征太空

我国成功开展“太空养鱼”,“鱼航员”斑马鱼今年有望再次出征,协助科学家开展太空环境对脊椎动物肌肉和骨骼发育影响的研究工作。

发布于:2025-01-16

新技术为隔空充电提供更多可能

飞行中的无人机、正在移动的智能机器人,都可以远程隔空充电,科幻小说里描述的场景有望成为现实。

发布于:2025-01-16

“魔法波长光镊”实现分子长时量子纠缠

英国杜伦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精确控制的光学陷阱,即“魔法波长光镊”,创造了一个高度稳定的环境,成功实现了分子间的长时间量子纠缠,为研究量子计算、传感和基础物理学开辟了新途径。这一突破是量子科学领域一系列进展中的最新成果,标志着在利用分子开发复杂量子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

发布于:2025-01-16

广西发现小扁豆组植物新物种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广西西部巴马县的喀斯特洞穴中发现一种远志科远志属小扁豆组植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勺萼小扁豆”,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钥匙》(PhytoKeys)上。

发布于:2025-01-16

“锑猫”实验为量子计算纠错提供新方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工程师成功演示了一个基于量子力学的“锑猫”实验,为执行量子计算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法。

发布于:2025-01-15

开挖直径达16.15米!“厦金号”盾构机在江苏南通下线

15日上午,开挖直径达16.15米的“厦金号”盾构机在江苏南通下线,该盾构机将应用于东南地区最大直径盾构公路隧道——厦金大桥(厦门段)的隧道工程建设,预计今年5月底实现始发掘进。

发布于:2025-01-15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全船主船体贯通 计划2026年交付

1月15日,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全船主船体贯通,标志着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进入快速建造阶段,计划2026年交付。

发布于:2025-01-15

AI生成的“垃圾科学”正侵蚀谷歌学术平台

瑞典布罗斯大学学院研究人员在一项最新研究中警告称:无论是从社会知识层面,还是从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度来看,人工智能(AI)生成的研究都已构成一种威胁。

发布于:2025-01-15

日本人工智能应用潜力仍存

近年来,日本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积极探索,在制造业、农业、教育等诸多领域都涌现出一些创新案例。但整体而言,日本社会对AI科技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发布于:2025-01-15

共 2005 条 共 101 页 首页 27 28 29 30 3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