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阳系考古”到“探寻地外生命” 中国深空探测走向更深更远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发布于:2024-10-24
国产深海微生物原位采样自主水下航行器研制成功
近日,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功研制我国首台国产深海微生物原位采样自主水下航行器(MSAUV),并通过崂山实验室组织的评审,实现了深海微生物多点位化、多尺度化、高自动化和高保真化的原位采样、保存和分析。
发布于:2024-10-23
“中国车”向绿色化、智能化加快迈进
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对外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全面总结了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
发布于:2024-10-23
神十九近日择机发射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组合体已于22日转运至发射区。
发布于:2024-10-23
今天,我们为何探索太空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发布于:2024-10-23
新研究从基因层面揭示为何人类钟爱碳水
如果您发现在日常饮食中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非常困难,那么可能是古老的DNA在作祟。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说,唾液淀粉酶基因(AMY1)在人体内的最初复制可能早在80多万年前就已经发生,远远早于农业的出现。该基因拷贝数的变异为人类适应富含淀粉的食物提供优势。
发布于:2024-10-22
向极综合交叉发力,驱动创新加速跑
近年来,科学研究向极综合交叉发力,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强化学科交叉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有望产生更多颠覆性技术和引领性原创成果。
发布于:2024-10-21
推进前沿科技融合创新
近三十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巨大进步,人们对自旋的调控达到了新的高度,现已能在微观尺度上对单个自旋的量子态进行高精度的控制和测量,为开启全新的自旋应用带来了重大机遇。
发布于:2024-10-21
用CT去考古:在“万年陶片”里透视“万年水稻”
提到CT(计算机断层扫描),许多人都知道这是医院常用的一种影像检查技术,实际上,CT的应用非常广泛,就连考古工作也能用上CT。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安婷课题组最近运用显微CT,在距今约1万年的两枚陶片中,找到了水稻的痕迹,相关内容已经在国际知名考古学杂志上发表。
发布于:2024-10-18
动作捕捉:给虚拟形象以“生命”
诸多国内外经典作品都是通过采集演员肢体动作和表情信息,再用算法驱动静态模型“动”起来,从而让虚拟角色流畅生动地跃然于屏幕上。
发布于:2024-10-18
全球首次 AI机器人画作将拍卖
英国知情人士披露,AI机器人“Ai-Da”的一幅画作将于近期拍卖。这是全球首次有机器人“艺术家”获得大型拍卖行青睐,因此科技界和艺术界都颇为关注这桩拍卖。
发布于:2024-10-18
新时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编制
10月17日,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亦庄举行。大会以“协同并进 智行未来——共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机遇”为主题。
发布于:2024-10-18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渐行渐近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前不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扩大双向充放电(V2G)项目规模,丰富车网互动应用场景。
发布于:2024-10-18
通信行业拥抱AI浪潮加速“出海”
在AI(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通信行业下游需求延续边际改善趋势,业绩持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发布于:2024-10-18
中国农科院将加强三方面学科力量建设“南繁硅谷”
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将聚焦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引进、表型基因型研究、南繁种质生物安全三大学科领域,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设施装备、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产业带动、区域发展支撑能力,助力建设“南繁硅谷”。
发布于:2024-10-18
科学家揭示温带森林冠层结构影响秋季物候的机制
秋季物候是温带森林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响应指标,也是影响森林碳汇能力的重要因素。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苏艳军研究组揭示了温带森林冠层结构影响秋季物候的机制,为预测秋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森林碳汇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发布于:2024-10-18
国际领先!我国乙二醇绿色化生产再进一步
以秸秆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化学品乙二醇!记者10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研团队开发的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技术中试成功,将助力推进乙二醇绿色化生产。
发布于:2024-10-18
保险为自动驾驶系上“安全带”
最近,智能网联汽车一路疾驰,跑出发展“加速度”。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今年都曾宣布扩大自动驾驶的测试区域,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规模化应用铺平道路。当更多智能网联汽车从科幻驶入市民生活,有人赞叹出行体验快捷又省心,也有人对自动驾驶的安全保障心存疑虑:没了驾驶员的智能网联汽车,出了事故谁负责?汽车保险谁买单?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风险问题,政府、保险机构、车企、运营商正合力搭建智能网联汽车保险服务体系。
发布于:2024-10-17
工信部: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
10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于:2024-10-15
四川卧龙再次发现兰科植物新物种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团队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发现一种兰科植物新物种——巴朗山盆距兰。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发表,这也是卧龙片区内发现并命名发表的第10个模式物种。
发布于: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