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各地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广受关注。
发布于:2024-05-15
应对AI时代版权治理的挑战
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举办的“AI时代下的版权治理与艺术发展”主题论坛,聚焦解决人工智能相关版权问题,引发业界热议。
发布于:2024-05-15
我国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晕里的巨大磁环
近日,国家天文台徐钧博士和韩金林研究员通过分析研究,揭示了银河系的晕中有一个巨大的磁环结构。这对宇宙线粒子的传播、星系气体的动力学和宇宙磁场演化等研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观测结果。该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发表。
发布于:2024-05-14
科学把握未来产业内涵特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
发布于:2024-05-14
韩国频频发力半导体行业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前景看好,给韩国芯片行业带来了希望。
发布于:2024-05-14
向“新”前行 乘势而“飞” 海南点燃低空经济新引擎
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海南因地制宜,加快培育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低空业态不断丰富,在低空旅游、航空运动、应急救援等方面领“飞”全国。
发布于:2024-05-14
AI技术助三星堆文物“新生”
近日,记者走进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见到了这尊通高1.589米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
发布于:2024-05-13
开放“算力+”场景 加速前沿技术验证应用
日前,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数字人主播”发布了72项河北省先进算力和10项雄安新区数字城市创新应用场景。
发布于:2024-05-13
工信部为清华大学颁发智慧天网一号01星空间无线电业务许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清华大学颁发了智慧天网一号01星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和空间无线电台执照,支持清华大学开展中轨泛同步轨道宽带通信卫星技术验证。
发布于:2024-05-13
“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陆地完工
5月9日,山东青岛造船厂建造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实现陆地完工。
发布于:2024-05-11
提升算力服务一体化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前不久表示,我国算力实现每秒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下一步将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算力服务企业,打造全国统一算力服务大市场,降低中小企业用算成本。
发布于:2024-05-11
“AI面试”的不只是求职者
春招期间,“AI面试”登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热搜。“AI面试官”根据求职者作答时的语言和表情,判断人才能力和岗位匹配度,的确可以提高企业招聘效率。
发布于:2024-05-11
国际领先!我国首个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正式建成
5月10日,“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的重大设备之一——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IPS望远镜)顺利通过工艺测试,标志着该望远镜正式建成,至此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已具备迎接工艺验收的条件。
发布于:2024-05-10
全球首创技术×3!我国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下线
我国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5月9日在湖南株洲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运输装备领域取得了又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发布于:2024-05-10
嫦娥六号月球“出差”干什么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据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王琼介绍,该任务飞行全过程约53天,由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和再入回收段11个飞行阶段组成。
发布于:2024-05-10
千亿级科幻市场凸显四条新赛道
从科幻文学到科幻影视再到科幻场景,科幻产业进入全产业链发展阶段,内容消费、IP开发、游戏市场、版权保护等领域凸显新的“赛道”。
发布于:2024-05-10
构建“智慧天网” 我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9日9时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A/B)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发布于:2024-05-10
让电子废物再利用之路更通畅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第四次全球电子废物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电子废物产生量达到6200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82%,但回收速度仅为产生速度的五分之一。
发布于:2024-05-10
打通算力网络最后一公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发《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全面发展数据基础设施。
发布于:2024-05-10
人工智能助千年古塔焕发活力
在文遗活化利用方面,“智慧应县木塔”实现了模拟登塔、艺术还原、古今融合三大突破。
发布于: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