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一诺三年!武汉大学邀医护人员回“珈”赏樱

东湖畔边、珞珈山上,武汉大学的樱花等来了久违的英雄。18日,武汉大学举行抗疫医护赏樱专场。

2023-03-19

“吸血”的家电上门安装维修:几十元零件被收几百费用

生活中,乐乐遇到的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本已花大价钱买了家电,却在安装时被收取其他费用,还有人家里电器出了小故障,维修时却遭遇“天价”……“吸血”的家电安装维修收费乱象,何解?

2023-03-18

整理收纳师“考证”乱象丛生:包就业拿高薪?没那么美!

“学完立马月入上万元”“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证书”“有证即可包分配”……“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培训机构打着整理收纳行业“有证才能上岗”的幌子,以“就业包分配”“轻松拿高薪”为诱饵,制造培训陷阱,引发大量投诉纠纷。

2023-03-17

扔“手雷”灭火、灭火棒进油锅……“网红”消防产品功能隐患调查

“灭火手雷”、车载自动感应灭火贴、灭火球……随着人们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不少人自行购买、储备消防产品。记者采访发现,这些“网红”消防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暗藏安全隐患。

2023-03-16

直播嗨购防踩雷,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货不对板、 “催”你下单、剧本带货……部分直播带货出现的问题影响了直播电商的健康发展。业界人士和专家建议,要构建网络直播带货信用监管体系,对直播行业涉及的“人”“货”“场”要素等加强监管,促进直播带货等新消费业态健康发展。

2023-03-16

家门口、楼梯间、电表箱也能替我收快递?

在消费领域,有一些发生频次较高的小问题,消费者颇有抱怨,但由于事情不大、金额不高,消费者也不会耗时费力去维权,久而久之这些问题给消费者带来大烦恼。为此,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这些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大烦恼”,反映消费领域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小问题,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助力解决消费堵点,更好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敬请关注。

2023-03-15

@消费者,通过APP借贷需当心 一旦逾期可能遭遇暴力催收、冻结银行卡等

灵活借还、快速放款、息费透明……现在,不少APP都推出了借贷业务。但《工人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一些APP虽然宣称年化利率低,但可能会收取融担费等费用,导致总的借贷成本并不低。而且一旦逾期,消费者可能会被收取高额逾期费用甚至被暴力催收、冻结银行卡、支付宝等。

2023-03-15

叮!您有一份消费提示,请查收|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叮!您有一份消费提示,请查收!

2023-03-15

校友可以进校园了!即日起复旦大学开通校友入校权限

复旦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号消息,即日起,复旦大学校友可以通过校友服务平台申领进校权限。

2023-03-14

0基础,月入过万元?火热的“副业培训”背后套路重重

配音、短视频制作、网店运营……近来,一些求职者被花样繁多的线上技能速成培训课程所吸引,这些课程打出低门槛、高回报的诱人广告招揽学员,但却存在课程内容质量低、诱导消费、退费难等问题。专家认为,破除“副业培训”陷阱,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帮助青年群体客观认识自身兴趣、需求、能力特征等,通过正规渠道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

2023-03-14

共 2363 条 共 237 页 首页 210 211 212 213 21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