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春潮涌动——东北三省乡村振兴观察
发布于:2023-02-07
“雪花梨之乡”春剪忙 废弃树枝也成宝
时下正值果树春剪时节,素有“雪花梨之乡”美誉的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5万亩梨树进入剪枝整形、春季管护期。当地组织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果农科学管护,促进梨树丰产。同时,将废弃树枝回收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板材、种植食用菌栽培料等,不仅变废为宝,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发布于:2023-02-07
打造长三角“中央厨房”
乡村振兴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给安徽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空间。近年来,安徽抢抓机遇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新跨越。
发布于:2023-02-06
“新农人”解锁大棚养鱼新模式
日前,记者跟随青海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来到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店镇大峡村的温室大棚,掀开大棚厚厚的门帘,只见一个个巨型鱼缸依次排开,身着下水服的几名工作人员正在一个鱼缸前忙碌地捕鱼。
发布于:2023-02-06
数字化助力牛产业转型发展
从过去粗放型饲养到现在舍饲养殖,从过去一家一户松散型饲养到现在全旗大数据平台统筹、一盘棋整合,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锚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打造数字化养牛模式,促进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为科左中旗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带动作用。
发布于:2023-02-06
新茶饮要避免走老路
随着城市烟火气回归,线下消费快速复苏,新式茶饮的销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部分品牌门店销量增长超200%。新春伊始,销量就有大幅提升,算是给行业开了个好头,但新式茶饮要想长久拥有高人气,还要避免走老路。
发布于:2023-02-06
奶牛养殖业如何破局
近日,10个主产省份的生鲜乳价格同比下跌。在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上,经测算的生鲜乳交易参考价从最低不低于3.93元/公斤下调到3.85元/公斤,逼近成本价。
发布于:2023-02-06
冷家村“热”起来了
发布于:2023-02-06
抢抓农时备春耕 冬小麦种植面积预计超3.3亿亩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备耕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冬小麦种植面积预计达3.3亿亩以上,长势好于上年,冬油菜苗情与常年相当,夏季粮油生产基础较好。
发布于:2023-02-06
万象“耕”新 大江南北春耕忙
春来中国,万象更新。眼下,全国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为确保我国今年粮食丰收,做好充足的准备。
发布于:2023-02-06
抢抓农时播种小麦
随着气温回升,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水高庄村,当地农户抢抓农时进行春小麦的机械化播种。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发布于:2023-02-06
万象“耕”新 大江南北春耕忙
春来中国,万象更新。眼下,全国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为确保我国今年粮食丰收,做好充足的准备。
发布于:2023-02-06
红薯小镇正月忙
河北省邯郸市邱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做大做强红薯品牌经济,打造红薯小镇。正月里红薯小镇一片繁忙景象,红薯种植成为当地强县富民的农业产业。
发布于:2023-02-03
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提振全球增长信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30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认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等因素将改善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发布于:2023-02-02
山东聊城:番茄品种研发开辟新赛道 找回“老味道”
聊城市是山东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记者近日在当地走访发现,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联合科研单位在番茄新品种研发上下苦功,努力找回“老味道”、开发新风味,以期在国内外蔬菜种业竞争中跻身前列。
发布于:2023-02-02
“兔子村”的兔年愿景
发布于:2023-02-02
河北秦皇岛:发展设施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设施农业,种植高品质蔬菜和水果,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发布于:2023-02-02
老粗布迎来新生机
农历正月初十,位于山东滨州市博兴县城东街道的顾家老粗布市场里,一排排红灯笼格外醒目。一大早,魁峰粗布商铺业主顾华松就打扫卫生、整理商品,等待客商选购。
发布于:2023-02-02
河南封丘:“威风锣鼓”敲出农村妇女新生活
在河南省封丘县留光镇留固村,一支名为“威风锣鼓”的女子锣鼓队炙手可热。年关刚过,她们就开始了忙碌的演出,预约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的11月。
发布于:2023-02-02
春节无休赶生产 洛阳“丹参小镇”蓄势待发
春节期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高山镇的一处丹参种植基地内仍旧一片繁忙,种植户黄延甫在加工厂房忙着分拣、烘干丹参。
发布于: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