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迟缓影响体格智力发育,孩子吃得好才能长得快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2023年版《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指南将生长迟缓定义为由于膳食的蛋白质或能量、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身高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身高界值范围,属长期性营养不良。
发布于:2023-02-14
四部门部署保障春季学校食品安全
记者1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有关部门保障春季学校食品安全。
发布于:2023-02-14
“浪漫经济”助力消费提振 餐饮门店一座难求
在多个节日加持下,餐饮行业迎来2023年“开门红”并持续至今。随着2月14日来临,“浪漫经济”接过提振消费的接力棒,不少餐厅当天座位提前两周便已显示“不可订”或“已订满”。美团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约会餐厅”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349%,提前预订2月14日餐厅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大幅增长。
发布于:2023-02-14
开展饮食教育 促进健康成长
食育,是有关饮食知识和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有助于改善青少年饮食行为、营养状况和健康素养。许多国家在推行食育的过程中,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政策措施,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有效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意识、观念及素养,使其受益一生。
发布于:2023-02-14
供销系统企业全力备春耕
2月4日晚8时,满载1万吨进口钾肥的货轮在江苏连云港4号泊位顺利靠泊。连云港中农农资有限公司与港口各单位经过65小时通力配合,比原计划提前两天完成卸货。这批进口钾肥将及时送至下游的复合肥生产基地,满足周边地区农户用肥需求。
发布于:2023-02-14
去年陕西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创新高
2月13日,记者从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省级财政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9.8亿元、同比增长12.7%,粮食专项资金规模增长3倍。全省新增2亿公斤粮食储备全部落实到位。地方粮食储备规模达23.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全省成品粮油储备2.5亿公斤,保障能力居全国前列。
发布于:2023-02-14
春来农事忙
早春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翻整田地,播种施肥,为新一年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发布于:2023-02-13
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打造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生态观光综合体,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发(张驰摄)
发布于:2023-02-13
农产品站上了电商“C位”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日前表示,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显示,2022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增势较好,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9.2%。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广阔乡村构建了农产品流通新平台,拓宽了农民增收路径,激活了乡村振兴潜能。
发布于:2023-02-13
水蜜桃也能买“名誉损失险”?
人买保险不稀奇,可桃子也能买保险,而且是“名誉损失险”,这可就有点稀奇了。2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白皮书(2022)》中,就公布了这么一起案例。
发布于:2023-02-13
科技“抢春” 不负农时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当下,春耕备耕已在全国各地展开。放眼乡村沃野,智慧农业正大显身手——现代化农机“唱主角”,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处处是科技“抢春”的繁忙景象。
发布于:2023-02-13
海洋牧场 智能养殖
在离岸40多公里的江苏首个现代化渔业综合平台——陶湾海洋牧场上,江苏移动盐城分公司利用“和星通”海洋卫星宽带,为常年值守海上进行海洋养殖的工作人员提供看直播、发视频等优质通信服务,也大大方便了他们用手机进行智能养殖。
发布于:2023-02-13
植物工厂拓展农业生产边界
天寒地冻,北京翠湖智慧农业“植物工厂”里却温暖如春。环境数字化管理、水肥一体化操作、蔬菜全天候生产……置身其间,39个品种的大果番茄、樱桃番茄长势旺盛,10万平方米种满种严,宛若一座科技感满满的“番茄森林”。进入采收期后,这里生产的新鲜番茄受到市场欢迎,工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发布于:2023-02-13
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宜业宜居同等重要。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的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数据显示,全国地表水环境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其中,总磷主要表征多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情况,比如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等。
发布于:2023-02-13
网络零售增势好,农民增收路径新 农产品站上了电商“C位”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日前表示,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显示,2022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增势较好,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9.2%。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广阔乡村构建了农产品流通新平台,拓宽了农民增收路径,激活了乡村振兴潜能。
发布于:2023-02-13
盘活“撂荒地” “订单式”种植促增收
2022年以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安福镇成立专业合作社,构建“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模式,集中整治“撂荒地”,发展“榨菜+冬菜”“水稻+高粱”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当地青菜头已进入成熟收获期,榨菜厂家按保底价到基地直接采购收购,实现“订单式”种植,有效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于:2023-02-12
农机“轻骑兵” 春耕助力忙
春回大地,贵州农业生产一线一派繁忙景象。近年来,贵州着力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 “农机上山路”。据了解,贵州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46%,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助力黔贵大地春耕备耕工作。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发布于:2023-02-12
农资到家 农机到位 农技到田——安徽春管一线见闻
做好农资调剂调运,支持农民备种备肥;开展农机维护保养工作,满足小麦、油菜春管使用需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将服务送到田间……
发布于:2023-02-12
建专班 查苗情 强预警 精细气象服务保障春耕春播
中国气象局近日专门召开全国春耕春播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视频会议,强调全国各级气象部门要统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春耕春播和春季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气象智慧。
发布于:2023-02-11
春耕备耕 广袤田野生机勃勃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抓好春耕备耕,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在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的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压实责任,细化春季田管,确保春播面积,强化农资服务,为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发布于:20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