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四川眉山:“粮田”变“良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新年伊始,在四川眉山市洪雅县中保镇联合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奋战”正酣。只见一条新修的机耕道穿过田野,道路两旁的农田里,挖掘机来回穿梭,不时施展长臂平整土地。

发布于:2023-01-11

河北丰南:秸秆回收 变废为宝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积极探索秸秆利用新途径,将稻草集中收集用于生物质发电、牲畜饲料和有机肥生产,有效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使农民增收。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发布于:2023-01-11

发展沙棘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沙棘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当地通过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加大科研力度,研发出有机浓缩沙棘浆、沙棘果酸饮品、沙棘冰酒等产品,提升沙棘附加值,形成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目前,全县沙棘林面积近70万亩,沙棘产品远销美国、德国、土耳其、以色列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华社发(王立群 摄)

发布于:2023-01-11

河北丰南:冬日育苗忙

连日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农民抢抓农时,开展蔬菜、瓜果幼苗培育工作,为农业生产和种苗市场提供保障。近年来,唐山市丰南区立足区域农业生产特色,通过“订单育苗”的方式,带动蔬菜瓜果秧苗专业化生产和经营,推动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发布于:2023-01-11

海鲜走俏 水产品交易迎高峰

据多家电商、生鲜、外卖平台数据显示,近段时间,传统米面粮油、生鲜生果等销量有所上涨,一些新的年货,例如预制菜等,颇受消费者欢迎。

发布于:2023-01-10

猪肉价格本月下降6% 2000多商户春节期间留守保供

春节临近,北京新发地市场再现车水马龙的场景。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发现,各种农副产品供应充足,2000多位商户将在春节期间留守保供,确保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

发布于:2023-01-10

“夜经济”点燃城市烟火气

虽然已是寒冬时节,但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伊宁市、喀什市等地的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业态重新焕发了活力,同时还将在文化与夜间产品深度融合上作文章,将浓厚的年味、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夜经济红红火火“过冬”。

发布于:2023-01-10

预制菜、海克斯……专家解读2022年食安与健康热点话题

1月6日,由中国科协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办。会上,陈君石、孙宝国、朱蓓薇、陈坚、单杨等来自食品界的院士及专家学者对预制菜、食品添加剂、“土坑酸菜”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权威的科学解读。

发布于:2023-01-09

报告:2026年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或达471亿元

1月8日,记者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获悉,协会发布市场端临期食品经营现状报告并推算,2026年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约为471亿元。

发布于:2023-01-09

“边角料食品”人气高 但价廉也要安全

“白菜价”“论斤囤”……近段时间,在一些电商平台,火腿头、面包边等各色“边角料食品”人气颇高。这些使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零碎材料制成的“边角料食品”,因外形不规整,无法作为正常产品销售,价格更低,而用料、品质则与正常产品一样,这让许多消费者钟爱有加。

发布于:2023-01-09

我国首次散船进口巴西玉米

一艘从巴西桑托斯港驶来的货轮7日在广东麻涌港缓缓靠岸停泊,船上由中粮集团进口的6.8万吨巴西玉米完成检验检疫后,将快速送达国内饲料企业手中。这是我国首次散船进口巴西玉米,标志着巴西玉米输华走廊正式打通,对加强中巴农业合作、维护全球农业供应链安全稳定等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发布于:2023-01-09

四川青神:反季节萝卜丰收

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推广冬季蔬菜生产,冬季反季节蔬菜逐渐成为拓宽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新华社发(张忠苹摄)

发布于:2023-01-09

守好乡村防疫门——海南农村地区“防重症”一线见闻

发布于:2023-01-09

河北秦皇岛:樱桃树花芬芳 农民管护忙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樱桃种植,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发布于:2023-01-06

海南:冬季瓜菜产销旺

眼下,海南冬季瓜菜迎来产销高峰。黄瓜、毛节瓜、豇豆等正在加紧种植,辣椒、茄子等瓜菜大批量收获上市,畅销岛内外市场。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发布于:2023-01-06

天路通达我家乡——“高原孤岛”墨脱的乡村振兴路

隆冬的氤氲,从喜马拉雅山麓升起,像一条巨大而洁白的哈达,挂在山腰。山脚下,西藏林芝市墨脱县背崩乡地东村的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刚刚成熟的枇杷。

发布于:2023-01-06

河南夏邑:吉他加工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省夏邑县太平镇刘花园村着力发展吉他加工产业,推动产业富民,助力乡村振兴。连日来,该村乐器公司吉他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赶制订单,对吉他进行打磨、调音、包装,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新华社发(苗育才摄)

发布于:2023-01-06

河北柏乡:发展错季牡丹种植助农增收

春节前夕,河北省柏乡县1000余亩错季牡丹含苞待放,花农们忙着管护花卉,以满足节日市场需求。柏乡县是“中国牡丹文化之乡”,近年来,该县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发展错季牡丹种植,有效拓宽种植户的增收渠道。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发布于:2023-01-05

抓紧生产、抓紧配送,让生活必需品尽快送达居民手中——保供应,他们一刻不停

记者从北京新发地市场了解到,进入去年12月份以后,新发地市场蔬菜的供应呈现南方菜、冬储菜、设施大棚菜“三足鼎立”的态势,随着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商超需求恢复,近期蔬菜上市量都维持在日均1.8万吨左右。

发布于:2023-01-05

北京:2023年货节启幕

2022年12月30日,2023北京年货节开幕。据介绍,作为北京消费季跨年活动,2023北京年货节覆盖北京60余个商圈、千余家品牌企业,形成“国内+国际、线上+线下、文化+消费”联动的格局,助力拉动年节消费,促进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恢复。

发布于:2023-01-05

共 1115 条 共 56 页 首页 52 53 54 55 5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