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舒适成为年轻人度假“新潮流”
从“挤在人海”到“躺进山海”,年轻人正在用行动让假期回归松弛本质。“反向花式旅行”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一代“在旅游过程中‘做减法’,在舒适体验度上‘做加法’”的消费新理念。
发布于:2025-04-16
乡村旅游风光好
游客在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金海雪山”景区的油菜花田里拍照。
发布于:2025-04-16
“青春版”地方戏圈粉年轻人
汉调桄桄是活跃在陕西汉中的地方剧种,被誉为“南路秦腔”,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发布于:2025-04-16
文体商旅融合带动乡村共富
多年来,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改善湖泊生态,丰富文旅业态,不断推进“文化型、生态型的旅游度假区”建设。
发布于:2025-04-16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亮相杭州
“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日前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发布于:2025-04-16
跟着古人玩转春日(聚焦传统体育)
蹴鞠、秋千、捶丸……回望历史,古人的春日运动十分丰富。这些活动不仅留下趣味盎然的历史画面,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如今,这些古人的运动通过校园推广、非遗保护和创新传承等方式,再度流行起来。
发布于:2025-04-15
苏博展出青年手工艺佳作
近日,“苏韵流芳——2025青年手工艺展暨大赛”在江苏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幕。
发布于:2025-04-15
来故宫,赴一场园林雅集
正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举办的“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汇聚200余件中外文物、艺术品,吸引了中外观众前来感受园林之美,体悟蕴藏在园林中的人文智慧。
发布于:2025-04-15
看,三星堆文物如何“开口说话”
在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研究院,随着近日启动的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一个个新科技手段,赋能文物的发掘、修复与展陈,让公众有了探秘文物的新窗口。
发布于:2025-04-14
春日这些常见的花草,原来都是中药
此时万物竞相生发,正是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好时机。
发布于:2025-04-14
西藏: “好生态能换钱,逐渐成了共识”
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甘登乡,有一个叫“格林”的小山村。这里的春天,桃花竞相开放,森林茂密幽深,云海翻涌,雪山矗立,当地群众的生活更是比蜜甜。
发布于:2025-04-14
向世界讲述中国非遗故事
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科技、创意与发展赋能”主题边会上,2024“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公布,“熊猫叨叨——国际学生讲中国非遗故事”案例脱颖而出,获“未来之星奖”。
发布于:2025-04-14
乐享春假 共赴一场春日之约
春意渐浓、万物生长,正是赏花踏青的好时节,多地学生也迎来了“春假时刻”。不少高校和中小学将春假与清明假期或“五一”假期安排在一起,让学生享受更长的假日时光。
发布于:2025-04-13
2025“中国戏演出季”开幕
2025“中国戏演出季”暨中国戏国际展演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幕,首场剧目婺剧《白蛇传》在维也纳穆特剧院上演。
发布于:2025-04-12
两地质公园“申世”成功彰显中国地质遗迹保护利用成果
11日,中国推荐的青海坎布拉和重庆云阳两处候选地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一个是高原秘境、一个是深山遗迹。
发布于:2025-04-12
沈阳故宫大政殿进行维护保养
4月10日,沈阳故宫大政殿正进行维修保养,施工人员在大政殿顶部覆盖琉璃瓦。
发布于:2025-04-11
本土主题公园劲吹“国潮风”
3月22日至5月18日,欢乐谷集团旗下11个中国本土主题公园,在深圳、北京、成都、上海等10个城市陆续举办2025国潮文化节,打造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的娱乐新空间。
发布于:2025-04-11
筑牢文物“应保尽保”法治屏障
作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文化领域法律,文物保护法自1982年颁布实施以来,历经2次修订和5次修正,对加强文物保护、规范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合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布于:2025-04-10
博物馆里的“古人春游指南”
不少游客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一件件文物,仿佛是一本本“古人春游指南”,数千年前的春日派对,今时仍然令人赞叹。
发布于:2025-04-10
留住“烟火气” 编织“潮生活”
陕西西安将老菜场更新改造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在因地制宜、保留特色的基础上,提升了环境、丰富了业态、服务了商户、吸引了创客。
发布于: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