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观器物之美 品长江之韵

9月下旬,“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在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展。

发布于:2025-10-15

领略马面裙的古韵今风

走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展览,一件件色彩斑斓、刺绣精致的马面裙,生动展现了东方美学的魅力。

发布于:2025-10-15

秋日中国 斑斓画卷

秋日是收获的季节,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呈现出的是五彩斑斓。

发布于:2025-10-14

脱口秀“笑”出演艺经济新亮点

近年来,脱口秀这一新大众文艺形式日渐风靡,促进了线下演出市场的繁荣,为百姓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新选择。

发布于:2025-10-14

子弹库战国帛书正式入藏湖南省博物馆

10月13日上午,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第二、三卷《五行令》与《攻守占》划拨入藏仪式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标志着流失海外79载的瑰宝正式回归故土、入藏湖南省博物馆。

发布于:2025-10-14

把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

20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历史中国的独特象征,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发布于:2025-10-13

超200万人次双节畅游阿勒泰

时值深秋,阿勒泰地区迎来一年中最梦幻的时节:层林尽染的斑斓秋色与皑皑白雪交相辉映,呈现出“半秋半冬”的景观,吸引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

发布于:2025-10-13

穿越时光 走近西夏

9月的最后一天,北京首都博物馆迎来了“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该展览是“西夏陵”申遗成功后的首场西夏文物专题展览,103件(套)西夏文物带观众穿越千年时光,走近西夏历史。

发布于:2025-10-13

假日旅游“新”潮涌动

为期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旅游业收获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国内旅游出游人数、旅游花费、出游半径、入出境旅游人数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发布于:2025-10-13

考古新发现!西安发现2座汉墓6座唐墓

2025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对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昆明三路东段宗地工程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区域内共清理墓葬8座、灰坑1座和坑2座。

发布于:2025-10-10

“国庆遇中秋,家国共团圆”

缤纷绚丽的巨型花坛演绎盛世华彩,明艳的“中国红”在街头巷尾飘扬……金秋时节,国庆、中秋“双节”相逢。8天的假期里,大街小巷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团圆和睦的欢庆氛围。

发布于:2025-10-10

博物馆里“灯长明”

国庆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一场秋雨潜入北京的夜。在中国美术馆,金色琉璃瓦下灯火温润,此时仍有人踏雨而来,只为一睹苏轼《潇湘竹石图》的真颜。

发布于:2025-10-10

中国旅游“新”产品什么样?

近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新大会在河南云台山举办。

发布于:2025-10-09

发布近五年重要成果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在京发布其近五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总计12项,其中考古发掘类成果6项,研究阐释类成果6项。

发布于:2025-10-09

考古成果如何走出“象牙塔”

在日前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分享了考古成果走出“象牙塔”、走进大众视野的经验。

发布于:2025-10-09

网文出海,掀起“文化共创”潮流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亮点纷呈,正突破单一的内容传播模式,走向共创与开拓世界文化新形态的崭新阶段,逐渐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

发布于:2025-10-09

中秋之夜澳门音乐会演绎敦煌文化传承

《消失的藏经洞》音乐会10月6日晚于澳门完成首场演出,演出吸引近500位嘉宾及观众到场,同赏敦煌文明,共庆中秋佳节。

发布于:2025-10-09

特色文旅体验活动亮相西山八大处

国庆节假期,第十二届西山八大处文化周在北京市八大处公园举办。

发布于:2025-10-09

文化中国行丨共赴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一步一景、一景一戏,让游客在国风潮流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中感受节日的喜庆祥和。10月7日,位于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的省非遗体验中心热闹非凡,非遗研学课程、民歌展演、皮影戏表演等精彩互动展示活动轮番开展。

发布于:2025-10-08

连片保护激活古村动能

近年来,玉龙县以“突出重点、集群保护、连片发展”为理念,推动风貌保护、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2024年,玉龙县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发布于:2025-10-07

共 2364 条 共 119 页 首页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