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俗文化 贡献青春力量
舞狮、剪纸、绘年画……传统民俗走过漫长岁月仍熠熠生辉,为新春佳节增添一抹亮丽色彩。
发布于:2024-02-15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文旅市场活力迸发
连日来,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地群众欢度佳节,文旅市场升温。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等景点游人如织,生态度假、冰雪旅游等消费方式热度走高。
发布于:2024-02-14
龙腾四海话非遗
今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龙腾四海,祥龙呈瑞。各地热闹喜庆的舞龙表演,舞出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
发布于:2024-02-14
预约火爆 部分博物馆增设夜间开放
今年的春节假期,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正常开馆,甚至推出年味十足的系列春节活动,“到博物馆里过个文化年”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发布于:2024-02-13
春节里的非遗
贴年画、逛庙会、赶茶场、抬花桌、行花街、赏花灯……包含在春节这一国家级非遗中的代表性项目丰富多彩,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发布于:2024-02-13
新年俗渐多,您的过年方式变了吗
逛异地庙会、看“村晚”、参观“红色”场馆、亲朋好友旅游过年……甲辰龙年,中国人的过年方式频添新内容。日渐多元的过年新习俗,让人们感受到更丰富的年趣、更浓厚的年味。
发布于:2024-02-12
锦绣中国年·听文物讲故事·龙年说龙|“神气龙”:学学我的精气神儿
千百年来,龙在人们心中代表着大气磅礴的非凡气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吉祥顺遂的期盼祈愿。跨越大江南北,细阅这些珍藏于博物馆里的“龙”文物,能强烈感受到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独有的精气神儿。
发布于:2024-02-11
龙年吉祥!探寻博物馆里的“中国龙”
上下几千年,“龙”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凝聚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如今,我们走进博物馆,展示在眼前的一件件龙元素文物,见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
发布于:2024-02-10
文旅新探丨“龙城”寻龙
天水市静卧在西秦岭脚下,渭河穿城而过。《补史记·三皇本纪》中记载,华胥“生庖牺于成纪”。其中,成纪是古时候天水下辖的一个县,庖牺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别名。作为“羲皇故里”,天水也被人们称为“龙城”。
发布于:2024-02-10
年俗里品年味丨今天,你拜年了吗?
“过年好”“给您拜年了”……大年初一,我国有拜年的习俗,这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发布于:2024-02-10
“神秘龙”:神州大地藏龙有几多?
龙,诞生于想象,充满神秘感,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俯仰之间皆能寻到“龙”的踪迹。
发布于:2024-02-10
春节的小知识:“拜年”习俗何时开始流行?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回家与亲人团聚、吃年夜饭、拜年、走亲访友……许多看似普通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发布于:2024-02-10
旅游过大年成为“新年俗”
记者从多家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了解到,国内游、出境游将在春节假期迎来大幅增长。丰富多彩的冰雪游、避寒游、年俗游等受到人们喜爱,旅游过大年越来越有新意,已成为“新年俗”。
发布于:2024-02-09
国内游更多元 出境游更便捷 旅游过大年成为“新年俗”
国内游、出境游将在春节假期迎来大幅增长。丰富多彩的冰雪游、避寒游、年俗游等受到人们喜爱,旅游过大年越来越有新意,已成为“新年俗”。
发布于:2024-02-09
李大庆“吉语献瑞”迎新春书法展举行
2月7日,汉中市知名书画家李大庆“吉语献瑞”主题书法迎新春展在汉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创当代商务中心云创当代艺术长廊举办。
发布于:2024-02-08
2024年总台春晚完成全部五次彩排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2月7日进行第五次彩排。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戏曲、武术、魔术、杂技、音乐剧、微电影等各类型节目衔接流畅,主会场与四地分会场自然贯通,整台晚会洋溢着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浓浓年味。至此,2024年总台春晚已准备就绪,盛情邀请全球华人共享这道充满时代感和科技感的“文化大餐”。
发布于:2024-02-08
一纸“春叶”点缀鲜活年味
龙年春节脚步临近,刘胜余父子俩花费近10个月制作的春叶和遮面迎来销售季。在春节前张贴春叶和遮面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独特民俗,春叶和遮面也是当地必不可少的年货之一。
发布于:2024-02-07
去博物馆 龙年看“龙”
多姿多彩的龙文物,展现了龙在中华文化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折射出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审美追求、工艺水平等,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发布于:2024-02-06
老国货 新意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赢得消费市场认可。
发布于:2024-02-06
活化历史场景 探索文明起源
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6个项目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发布于: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