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猕猴桃可是“声名大振,名扬华夏",不仅仅是因为获得了多项国家级果业评选桂冠,更重要的是眉县还是猕猴桃生产最佳优生区之一。于是乎,在秦岭北麓这片热土上,因为猕猴桃带领乡亲致富出来的能人层出不穷,像眉县槐芽镇搞猕猴桃储存、销售的秦旺果业的祁建生;齐镇东凉阁搞猕猴桃深加工产业的太白山美源果品公司的王清怀;猕猴桃产业园的千裕酒业的总经理辛磊的猕猴桃酒深加工企业等,今天要说的是眉县猴娃桥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朱继宏,他用朴素的兴农情结,从创业、受挫、学习、成长到成功,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实现着自己心里的兴农“华果梦”。
熟知朱继宏的朋友告诉记者,他出生于1971年,大专文化程度,曾经当过小学教师,之后改做农资行业,一干就是数十年。朱继宏在2006年时,成立了宝鸡继宏农资销售有限公司,那年玉米种子一下销售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化肥销售额达过4000万元,成为宝鸡市种业的龙头企业。人常说,天有不测之云,2015年国家正式决定取消玉米保护价收购政策,所有玉米销售全部推向市场。宝鸡连玉米次生区都算不上,玉米种子价格一落千丈。朱继宏说因为没有及时学习、了解政策,那年赔了个一塌糊涂。在经过一番考察后,之后朱继宏萌发了开一家农资店的想法,干起了农资销售。生性不轻易服输的他虚心向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学习各种种子、化肥的知识,研究怎样才能让当地的粮食增产增收。几年时间,朱继宏的农资销售公司就发展成了宝鸡地区的龙头企业了,还成为美国杜邦公司在宝鸡地区的总经销。朱继宏有一股冲劲,越是经历挫折,越能激起战斗的勇气。在经历了农资事业的跌宕后,朱继宏潜心学习农业相关政策,并瞄准眉县猕猴桃产业做了充分调研。“既然国家的农业大趋势是调整种植业结构,让各地发挥优势,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那我就瞄准这个方向走。”他发现,经过多年的发展,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然已经超过了新西兰,其秦岭北麓独特的水、土、气、光、温等自然条件适宜猕猴桃生长,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之一。眉县不大,仅有35万亩的耕地、32 万人口,但全县种植猕猴桃总面积达到 30.2 万亩,农民人均 1 亩,形成了“一县一业”,是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2015年初,朱继宏牵头创办了眉县猴娃桥果业专业合作社,并结合眉县在解放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和猴娃桥当地民间传说,注册了“猴娃桥”“猴娃桃”“华果梦”“继宏情”商标,设计了“猴娃桥果业”图案。同年8月,他又走联合的道路,与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管委会共同成立陕西华果猕猴桃种植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成立了合作社,朱继宏第一件下大力气做的事就是搞标准化种植。他认准了要让合作社的猕猴桃有好销路,品质是第一位的,而要保证果品的品质,标准化种植就是基础。于是,他到北京参加专业培训,成为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理事、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理事,向专业人士不断学习取经。还到浙江大学参加了乡村振兴千人计划的学习,同时,自己还自学拿下了大专文凭。合作社成立3年来,朱继宏借助文化渗透力,不断为合作社及其品牌注入文化生命力和意蕴,“猴娃桥果业”已成为发展的里程碑。
朱继宏说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中国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引领者,听着高深,其实很简单,就是种好桃卖上好价钱。之后他通过校社合作、校协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3年间为合作社培养了170多名乡土专家和植保专家。朱继宏严格执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眉县果技中心制定的“优选品种、规范建园、配方施肥、科学修剪、充分授粉、果园生草、合理负载、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生态示范”10大标准化管理技术,通过这些技术要点的实施,果农平均每亩增产20%,每亩增收2000~5000元,达到了节本增收的效果。他的团队是“泥腿子团队”,但就是这个“泥腿子团队”,跟新西兰的猕猴桃品牌较起了劲。“新西兰猕猴桃一个卖十几块钱,而且不愁销路,咱们的一斤才卖两三块钱,这就是品牌的溢价能力。可以说,品牌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泥腿子团队”积极联系县民政局、县科协,成立眉县果业科技创业创新协会,联合齐峰果业、兄弟果业等10多家规模合作社抱团发展,注重品质,追求细节,用“品质铸就品牌,品牌创造价值”。对外,合作社积极参加亚果会、广交会等大型展销会,参加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相关培训,通过培训班对接百果园、优果联平台,为品牌创建与销售打通渠道。朱继宏主动与北京、广州的猕猴桃客商联系,经他手收购的眉县猕猴桃达300多万公斤。2016—2017年,合作社普通猕猴桃卖到4.3元—4.6元/斤,高端猕猴桃卖到10元/斤,2017年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这正是团队联合创建品牌、外联拉动销售带来的丰硕成果。
猴娃桥牌猕猴桃先后获得了有机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绿色认证、无公害认证、地理标志认证等六个证书;获得农业农村部首批确认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生产经营主体;被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授予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农业双创示范基地。后来,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他很快与时俱进,把直播带货逐渐专业化,要有专业的团队、专业的设备。在培训内容上,朱继宏也颇费心思,他跟专家老师研究讨论,不仅要教授活动设计、货品讲解、营销互动等直播带货技巧,还要从主播礼貌用语、场控互动、外传加粉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老师在课堂上手把手指导学员线上操作,课堂外学员可以拿着设备实践操作,不懂的地方直接向老师请教。“通过培训能壮大合作社的直播带货团队。”除了鼓励合作社学员参加培训,朱继宏还为贫困户子女提供免费参加培训的机会,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能力。创造性地将直播电商与电商扶贫、传统商贸企业融合发展联合起来,发挥电商+网红+淘宝+线下渠道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进猕猴桃的线上销售工作。
“人这一辈子能为身边的人、为社会创造什么价值,这才是一个活着的意义!”这几乎成了朱继宏的口头禅。合作社是壮大了,但他始终不能忘记社员,要与社员心连心,自己富了,要积极回报社会。县内横渠镇万家塬村张前进是有名的贫困户,因缺技术和资金,4亩猕猴桃园年收入不足2000元。问明情况后朱继宏决定,每年拿出10万元农资帮助贫困户。 他说人这一生,钱挣多少是个够?现在虽然是创业阶段,但情况总比贫困户日子过好些,能帮人时且帮人。朱继宏说:“大家在一个‘锅’里搅勺把,要团结一心一起富才能把猕猴桃百年产业做大,把华果品牌打响。”(记者吴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