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只是打了个电话,不到半天时间,就帮我清理了下雨时堆积在门前的淤泥,这下我出门方便多了,要不然我一个人在家还真不知道该咋办......”太白县靖口镇石沟村王志杰高兴地说道。这只是太白县靖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有事你言传”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太白县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理论宣讲)
今年以来,太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坚持在规范流程、丰富载体、品牌打造、严格奖惩上实招频出、多措并举,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提质扩面、提档升级。

(春节期间,太白县文化惠民志愿服务队开展义务写春联)
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流程,让实践活动规范化。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针对群众居住分散、部分群众获取信息渠道单一、生产生活和家庭困难不能及时解决等现状,创新探索建立了“八步工作法”,通过征集志愿服务项目、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招募志愿者、培训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收集上传活动过程性资料并记录时长、定期回访八个流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现了规范高效、系统谋划、科学调度一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态势。截至目前,全县成立志愿服务队69支,注册志愿者5300余人。

(太白县靖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活动)
丰富载体,让实践活动常态化。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其他工作的开展相互借势借力,以讲、评、帮、乐、庆为载体,围绕理论宣讲、传统节日以及3·5学雷锋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全县中心工作和各单位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多种“彩虹力量”的作用,利用文艺演出、理论宣讲、活动宣传等多种形式,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性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共同推进工作的目的。同时,加强对文明实践业务骨干、志愿服务骨干力量等人员的培训,培训好一批懂业务的高素质文明实践队伍。今年以来,全县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60余场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

(太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文化惠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来到靖口镇,开展“文明实践走基层 摄影送‘福’到农家”为群众送“全家福”志愿服务活动)
品牌打造,让实践活动特色化。在品牌服务项目的设计上,围绕“活动主题、基本做法、活动模式、保障机制”等相关要素,有针对性的扶持和培育一批接地气、受欢迎、可持续、有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宣传到群众心中,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县文化惠民志愿服务队创新设立“爱心映像馆”志愿服务品牌,免费上门为困难家庭拍摄全家福、为75岁以上老人拍摄肖像照,受到群众一致好评;王家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探索建立了“院坝议事会”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服务不缺位,和谐奔小康”的目标;靖口镇打造“有事你言传”品牌,组织志愿者上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开展代办代购,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截至目前,全县打造志愿服务品牌6个。

(3月3日,太白县举行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暨2023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强化督导,让实践活动效能化。定期或不定期深入镇村(单位)跟踪了解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查问题、找短板,现场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督促限期整改、定期反馈,做到“嵌入式”的精准督查和“全覆盖”跟进指导,让督导管理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速器”,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探索实施差异化奖补措施,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反映较好、活动开展扎实的镇(村)和单位,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奖励,持续在全县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良好文明新风尚。截至目前,共开展督导检查26次。(通讯员 冯阳阳)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