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宝鸡市金台区:整装出发赴一线 接力奋进谱新篇

2023-07-21 10:11:02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化派出单位联村帮扶。宝鸡市金台区深入调研、高位谋划、精心部署,扎实有序完成2023年驻村干部选派轮换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区43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

图片2

靠前摸底谋划,合理谋篇布局。一是靠前摸底调研。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联合摸底区级各部门干部实有人数、干部身份岗位及符合选派条件人数,成立联合调查组,深入村组,全面掌握需派驻村村情实际。二是提前期满考核。印发《关于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期满考核工作的通知》,按照自查自评、镇街初评、区级复评的方式开展期满考核,由镇街党(工)委按照“优秀、良好、称职、一般”四个等次,提出派驻干部任期考核等次,区委组织部、区乡村振兴局进行综合核定,确定最终考核等次,考核登记表存入干部个人档案。任期计算为驻村干部基层工作经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三是精心策划选派。依照《宝鸡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结合全区实际,对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对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继续选派第一书记。

图片3

严格规范标准,精准选派部署。一是明确选派程序标准。印发《关于做好乡村振兴驻村干部选派轮换工作的通知》,明确选派程序、人选标准、轮换范围,将驻村满2年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部纳入集中轮换范围,鼓励更多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本领、建功立业。同时,加强统筹力度,尽量减少年度任务重、单位人数少、干部实际困难多等区级部门的选派任务,切实体现组织关心和人文关怀。二是深入研判轮换人选。采取个人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各区级部门党组织按照宣传动员、个人报名、组织推荐等程序,研究提出推荐人选,区委组织部、区乡村振兴局会同区委农办、区农业农村局综合考虑“四化包联”关系、部门选派意见、派驻村发展需求及个人意愿等因素,精准匹配部署,提升选派工作质效。三是认真做好工作交接。要求新一轮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在规定时间内到岗到位开展工作,选派单位、相关镇街同步落实好生活和工作保障。同时,在新选派人员到村后,督促新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严格执行驻村工作纪律,主动做好工作交接,落实不少于15个工作日交接制度,交接期内新老驻村干部共同驻村开展工作,组织联推一次支部活动、联访一轮村情民意、联开一次群众会议、联办一件民生实事,帮助新轮换人员尽快适应环境、熟悉情况。

图片4

强化激励保障,共绘振兴画卷。一是督促落实待遇保障。继续强化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保障,每名第一书记和每个驻村工作队每年各预算工作经费1万元,派出单位参照差旅费中的伙食补助标准按每人每日不低于40元给予生活补助,每人每月发放100元通信补贴,每公里1元计发单位与驻村工作点间交通费,每年安排体检、办理任职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规定报销医疗费,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二是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工作的七条措施》《金台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责任清单》《金台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工作责任清单》,规范落实考勤、请销假、公示、督查等制度,区委、区政府承担驻村帮扶主体管理责任,定期研究谋划和部署推动。区驻村工作领导小组承担驻村帮扶日常管理责任,负责定期研判、督查指导、考核奖惩。镇街党(工)委承担驻村帮扶具体管理责任,党委副书记专责落实驻村干部考勤管理、积分考评、工作例会、工作报告、纪律约束五项制度。派出单位承担跟踪服务管理责任,主要领导每半年、分管领导每季度至少到村调研指导1次工作,对干部脱产驻村、履职尽责、工作成效和群众认可度进行督导检查,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三是深化驻村激励措施。树牢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大力选拔任用年轻优秀干部的选人用人鲜明导向,驻村干部年度考核结果直接作为本人在本单位的年度考核结果。考核为优秀等次的按照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奖励奖金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且优秀等次不占派出单位年度优秀名额。同时,对驻村期间工作出色、成绩显著的优秀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优先提拔任用,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中优先评审、优先聘任。2021年以来,累计提拔晋升一线干部8人,干部干事创业激情高涨。建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正确区分驻村干部工作中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限,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中先行先试出现的错误、上级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失误、推动工作中的无意过失等,充分考虑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动机目的和性质后果,视情况从轻处理或免予追责,在干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选拔任用考核中不作负面评价。(通讯员 车寅虎)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