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抢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重大机遇,全面紧扣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创建标准,聚焦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着力抓规划、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心规划,明晰路径。聚焦服务一体化、融入都市圈,明确城市定位、科学编制规划,引领城镇高品质建设、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一是高点编制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武功县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及时上网公告、召开成果汇报会议,预计年内完成报批并面向社会公布。依托产业需求、高新区建设要求,编制了海绵城市规划、排水专项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西北电商特色小镇规划方案,开展了城市更新规划、县城建设规划的编制及城市体检,指导县域经济发展。二是统筹城乡融合。坚持城乡建设同步抓、同力抓,在全市率先编制完成《武功县乡村振兴规划》和15个村级乡村振兴规划,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加快完善农房示范图集,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三是严格规划控制。启动实施了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优先完成现状建成区和重点建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时调整管控分区和相应指标。启动实施县城建设规划、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扎实开展城市体检,目前初步方案已完成,正在进行成果审核,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标准引导、监管约束。
精致建设,提升品质。坚持把城市发展空间让利于民,无论财政多么紧张,每年都要干几件让群众有感的城市实事。一是增强“承载力”。坚持地上路网、地下管网双管齐下,今年谋划实施了总投资34.6亿元的37个县城建设重点项目。目前乡何路、人民路西段、县城东区雨水管网等项目正抓紧建设,持续补齐发展短板、不断提升城市韧性。扎实开展园区环境形象专项整治提升行动,高标准建设食品加工孵化基地、卡美特汽车产业园,重点实施科技大道、污水厂、自来水厂建设等10多个项目,持续补齐补强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推进贞元镇、苏坊镇绿化、亮化和基础设施提升,特别是今年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武功镇投资1.47亿元,实施建设项目9个,成功举办第七届油菜花节、“大地欢歌,四季村晚”武功县乡村文化示范展演等活动,接待游客121.3万人次、同比增长78.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6.08亿元、同比增长77.71%。二是提升“软实力”。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建成人民路口袋公园,改造秦腔主题文化广场,投资3400万元完成26个小区、1234户老旧小区改造,实施保障房小区天然气入户工程,全县域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和充电桩,大力完善县城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县城品质品味。三是点缀“绿底色”。大力实施县城“增绿”行动,启动主城区绿化提升改造项目,抓紧绿化3000亩重点区域,争创省市森林乡村,不断以绿点、绿带、绿圈、绿地构成层次丰富的绿色空间。目前绿化覆盖率36.87%。
精细管理,优质服务。坚持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抓手,围绕“治乱、治脏、治差”,完善机制,智慧管理,持续推动管理再精细、环境再提升、形象再改善。一是创新机制提颜值。顺应城镇管理新形势、新要求,制定出台县城早市夜市《管理办法》,细化落实城镇门前市容环境卫生“四自一包”《责任制》,全力打造人民路、后稷路(全段)、普小路、育才路、邰城路、北环路、迎宾大道、苏武大道等8条市容环境整治示范路段,以示范引领城市颜值“刷新”。二是创新方法抓监管。发挥智慧城管平台作用,整合多种行政资源,拓展市容市貌、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服务范围,理清绿化管理、道路管护等各方责任和分工,为实行网络化单元格监管夯实基础,推动精确、高效、协同管理,使问题发现更早、监管效率更高、群众享受服务更多。三是创新举措优环境。在城区扎实落实“四自一包”制度,深入开展交通秩序、小区物业、高空飞线整治行动,合理设置、有序管理城区各类摊点、流动商贩集中点,不留死角推动市容广告清理、建筑立面治理,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镇村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观摩评比”活动,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治理行政村75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以上,全县居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覆盖率、及时清扫运送率均达到100%。 ( 官建涛)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