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祖脉秦岭,当好生态卫士。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扎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国之大者”的政治要求,以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基础,以建成队伍坚强、管护高效、经营科学、保障有力的集“绿色、科技、文化、智慧”为一体的标准化基层林场为目标,在陕西省太白林业局黄柏塬林场开展标准化基层林场试点建设工作,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有林场发展新路径,为守护祖脉秦岭,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加快森林资源管理模式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时俱进自我革命
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所辖六个林业局,包含24个林场、58个管护站,均位于秦岭腹地。曾经的省森管局,是以木材生产、林产品加工为主责主业,“开山修路、遇水架桥、砍树伐木、拉锯刨花”等是那一时期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的工作写照。199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立即停止省属森工采育企业采伐天然林的命令》,1999年,陕西省实行全面禁伐,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自此,省森管局的主责主业从木材生产转为生态保护,成为秦岭生态资源保护的中坚力量。
职能的转变,必然要求思想、观念和能力的变革。长期以来,省森管局系统一直把自我革命、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任务的重要抓手,常态化开展干部职工学习教育、技能培训,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能力水平,狠抓生态保护、紧抓产业发展,蹚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资源与效益并行、生态与职工双赢的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新征程带来新挑战,新任务要求新作为。面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之题,面对“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之题,按照国家林草局《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省森管局继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着眼国有林场发展、建设现代化林场的难点堵点,紧盯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内生动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以建设标准化基层林场为破题之钥,以先行试点为克难之法,研究探索实现国有林场全面振兴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有林场发展新路径。
立标定向破题克难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黄柏塬林场地处陕西秦岭南麓腹地,总面积34034.4公顷,区域内森林覆盖率96%以上,生态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素有“天然氧吧”“最美森林”美誉。此外,作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辖黄柏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批准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态资源,重要的生态区位,既是试点探索标准化基层林场建设的“肥沃土壤”,也是难点所在。
自2023年9月,黄柏塬林场标准化基层林场试点建设启动后,省太白林业局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倒排工期、压实责任,抽调精兵强将常驻林场,聚焦队伍、基础、业务三大版块9方面具体建设内容,以“队伍坚强、管护高效、经营科学、保障有力”为目标,立足工作一线“察验试改”、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队伍坚强。以党的建设统领队伍建设,以创建“五星级党支部”为抓手,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制度,建立党员包抓管护站联系点的网格化体系,设立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以技术大比武、擂台赛为载体,开展岗位大练兵工作,加强干部职工技能、理论培训,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
管护高效。科学划定林场管护区域和管护网格。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建立“天空地人”全天候立体监测网络,探索智慧巡山、智慧管林的新路径。完善各类防控和处置预案,成立了“一专多能”的场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与当地政府联防共管,加强林地用途管制及林木凭证采伐管理,开展专项行动,辖区内无“五乱”现象发生。保障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圆满完成“四率”指标。
经营科学。通过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方式,目前,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560.75万立方米,每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7.17立方米,年新增固碳量达到27.45万吨,年新增释氧量达到16.95万吨,充分发挥森林的“四库”作用和价值。利用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场级集体产业——中蜂养殖等林下经济,增加职工收入。设计开发大箭沟、核桃坪原始森林自然教育课程和生态体验路线。为驻地群众提供技术培训、收购农林产品、帮助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保障有力。修订完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的工作新机制。紧紧围绕培育塑造林场文化精神,突出“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确定了林场发展理念、愿景、文化,建设了林场场史馆、生态文化长廊、秦岭生态文化科普园,打造黄柏塬林场“革故鼎新、凝心聚力、真践实履、奋揖争先”的精神文化家园。如今的黄柏塬林场,合理的岗位设置、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的绩效考核;高强度的学习、训练、实践,一专多能,解决了本领恐慌;崭新的研学楼、住宿楼,实现职工的“五个一”;视频监控、智慧组网、监测平台建设,实现智慧巡山、智慧管林新模式。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近年来,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着力构建与秦岭国家公园建设要求相适应、与现代林业发展目标相衔接的基层林场治理体系,大力推动省森管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筑牢秦岭生态保护屏障,探索基层林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逐绿而行,见证绿色征途。向绿而生,厚植生态底色。黄柏塬林场,一个肩负秦岭生态保护重任的基层林场,一个陕西林业探索标准化基层林场建设的成功实践,是保护祖脉秦岭、奋力谱写“美丽陕西”新篇章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是建设现代国有林场的奠基之举,是一项开拓性、创新性工作,是新时期下国有林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为建设现代化的国有林场探索了一条新路径,实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具有极大的示范引领效应和复制推广价值。(闫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