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加紧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省经济运行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持续向新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具体来看,可以用“稳、新、好”三个字来概括。
“稳”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增长稳。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扎实推动稳增长政策举措落地,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一季度以来的良好增长态势,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主要领域平稳增长,经济大盘坚实稳固。就业物价稳。出台巩固加强稳就业一系列措施,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7.66万人,同比增加1.77万人,完成全年40万人任务的近七成。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上半年同比上涨0.3%。市场预期稳。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8%,高于全国14.4个百分点;社会资本投资增长10.5%,较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6月末,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6.12万亿元,同比增长7.93%,高于全国0.8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7.73%,反映企业预期改善,投资信心增强。
“新”的动能持续蓄积。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美光芯片封测及半导体设备升级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奕斯伟二期等项目逐步投产达效,上半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1%,较一季度加快16.3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增势较好。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分别增长16.8%、9.7%。新消费模式和业态活跃,上半年全省网上零售、实物网上零售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1.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1-5月现代服务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高于营利性服务业增速。新动能不断积蓄。全力抓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实施,印发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实施方案,上半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374.8亿元,占GDP49.8%,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持续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上半年全省新增“五上”企业3952户,同比增长18.1%。
“好”的成效更加鲜明。政策效果好,“两新”政策效果持续释放,以旧换新方面,新能源汽车、高能效等级家电、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通讯器材等商品零售均同比增长30%以上;设备更新方面,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工业技改投资继续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发展质效好,产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推进,上半年全省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较一季度分别提高1.2、0.4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比重突破50%。民生改善好,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56元,较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6%,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6.2%,增速均居全国第5位居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工业篇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 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省聚焦聚力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延续今年以来9%以上较快增长速度,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超八成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工业稳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
能源工业带动有力,工业基本盘加力夯实。上半年,全省规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4个能源行业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1.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5%。能源产品生产稳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3.3%,天然气产量增长5.0%,原油加工量增长1.9%。
先进制造增势向好,高端智能化发展加快。上半年,全省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高于规上工业4.7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延续今年以来两位数较快增长,分别增长45.4%、27.9%。高端智能产品加快生产,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同比增长3.7倍,3D打印设备增长1.8倍,工业机器人增长16.4%,民用无人机增长13.9%。
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动能支撑作用增强。全省34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万亿,同比增长2.7%,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重卡)、新型电力工业5条产业链产值过千亿,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节能环保、太阳能光伏、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5条产业链产值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以上。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向好态势,为全省经济稳增长、稳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下阶段,要进一步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持续推进现代能源、先进制造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量增质优、行稳致远。
投资篇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 增速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聚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9位,较一季度前移6位,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两新”政策带动明显,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持续加力推进,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24.3%,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8.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8.2%,有力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重点行业投资活跃度持续提高。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2.4%。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增长26.3%,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6.9%,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38.1%,分别较一季度加快37.3个百分点、4.3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占比不断提高,市场信心进一步增强。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8%,占全部投资比重为43.5%,较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3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民间投资增长37.2%,批发和零售业民间投资增长53.3%。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重点领域增长加快,投资信心不断增强。下阶段,要继续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快“两重”建设和“两新”政策落实,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消费篇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陕西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凝心聚力打好提振消费硬仗,推动消费市场加快回暖。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达到2023年一季度以来最好水平。
以旧换新带动明显,商品零售增长加快。上半年,全省限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8%,较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长22.1%,加快14.2个百分点。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智能手机、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107.5%、47.6%、36.3%、23.5%。
市场供给不断丰富,服务消费持续升温。今年以来,全省抢抓假日消费、文旅消费、入境游消费热点,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服务消费需求明显增长,6月当月陕西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9%,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0.5个百分点。同时,1-5月全省文化艺术业、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0.8%、25.8%。
消费活力不断增强,网上消费回升明显。以旧换新政策叠加网络零售平台促销活动,有力带动网上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限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23.6%,较一季度加快17.1个百分点,达到近4年来最好水平;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23.6%,较一季度提高5.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上半年在政策叠加、品类拓展、服务优化等一系列“组合拳”的带动下,全省提振消费取得积极成效。下阶段,要进一步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抢抓各类消费热点,积极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全面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
本报记者 周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