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主题为“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陕西”的2024年全国“放鱼日”陕西省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在杨凌示范区渭河生态公园东流台举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斌宣布放流活动启动,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局长赵毅主持。
2015年,农业部设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放鱼日”,全国各地同步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目前,长江流域实施十年禁渔,黄河流域实施休禁渔期管理制度,我省的主要干流、支流全部处于休养生息时期。6月既是龙口夺食关键期,也是水生生物生长繁殖和养护生物资源的黄金时期。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对主动修复水生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启动仪式上,杨凌示范区相关领导介绍渭河杨凌段渔业资源恢复和水域生态环境改善情况,省水产站负责人宣读放流水域环境评价结果,杨陵区畜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宣读放流苗种检疫结果,杨陵区公证机构工作人员对本次活动进行现场公证。志愿者倡议,从自身做起,共同担当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宣传员、示范员、监督员,关爱水生生物,保护渔业资源,拒绝非法捕捞,科学规范开展鱼类增殖放流,严防外来物种入侵,做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推动者,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行生态修复理念,让我们的水域生态环境更加健康、美丽,为建设美丽陕西贡献力量。
近年来,陕西坚持每年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年放流各种经济鱼类700余万尾,珍稀水生生物3万余尾。今年6月6日“放鱼日”活动,我省9个市(区)设16个分会场,放流各类苗种290多万尾,其中,珍稀鱼类6万余尾,省级主会场将向渭河放流鲢鳙鱼苗20万尾。(记者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