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奇峰)6月15日傍晚,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新华社区文化广场灯火逐渐亮起。村民们端着小板凳,牵着孩子,三三两两地汇聚而来。“今晚放抗战片,听说还是老片子呢!”张大爷一边寻着座位,一边笑着招呼邻里。等候区早已热闹得像赶集一样。
放映机光束划破夜空,熟悉的红色旋律响起,《地道战》的经典画面在幕布上展开。百余名村民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广场上的喧闹渐渐化作专注地凝视与偶尔的低声交流。
“现在手机上啥都能看,但露天电影的味儿不一样!”张大爷望着银幕,回忆起小时候跑十里地看电影的情景,“大伙儿坐在一起,边看边唠,这才是咱农村的夜生活。”这样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这场由双龙镇发起的“公益电影进乡村”活动,不仅将光影盛宴送到了百姓家门口,更以“小屏幕”搭建起乡村文化振兴的“大舞台”。
据悉,此次活动聚焦基层需求,精选了抗战历史、乡村振兴、反诈科普等题材影片。通过《太行山上》《我和我的家乡》等兼具教育性与观赏性的作品,让群众在观影中感受红色精神、学习实用知识。放映间隙,工作人员还穿插播放了乡村文明宣传短片,将移风易俗、安全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使文化惠民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
“电影演的是故事,聚的是人心。”双龙镇文共体负责人介绍,活动启动以来,已在3个村放映6场,覆盖群众千余人次。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推进“公益电影进乡村”计划,把科教片、纪录片等“文化套餐”送到更多村落,让公益电影成为连接邻里、传播文明的桥梁,真正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