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汉滨区谭坝镇:从“住有所乐”到“文有所乐”,文共体建设助推群众生活幸福升级

2025-07-03 16:02:49 来源:西北在线

近年来,汉滨区谭坝镇积极探索创新,在松坝社区建立联合子中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创新推进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以下简称“文共体”)建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凝聚群众,多点发力、多元服务,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文化服务为纽带,让搬迁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让“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的愿景化为现实,绘就了一幅“老有所乐、幼有所趣、民有所享”的和谐画卷。

走进社区联合子中心,处处洋溢着温馨与活力。

dachshund

这里不仅是居民们的“文化驿站”,更是凝聚邻里情的“温暖港湾”。象棋桌前,老人们楚河汉界“排兵布阵”,在对弈中享受思维碰撞的乐趣;扑克桌旁,大家围坐一团,谈天说地、切磋牌技,欢声笑语不断。楼上的图书阅览室和书画室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绘画达人妙笔生花,一幅幅作品展现着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在这里,老人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更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邻里关系愈发融洽。“以前住老家,想找个地方活动都难,现在下楼就能和老伙计们下棋聊天,日子越过越有意思!”居民惠全军感慨道。

dachshund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社区同样不遗余力。文化站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精心开设“孝义学堂”、定期组织开展插花、剪纸、孝义经典诵读等活动,孩子们在科普课堂上探索科学的奥秘,在艺术活动中释放创意与灵感,在手工制作中锻炼动手能力,在红色故事中传承革命精神。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课余生活,同时,也解决了在社区工厂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假期在这里学绘画、做手工、听故事会,还能交到新朋友!”小学生张紫涵的点赞,道出了许多孩子的心声。

dachshund

“一菜一饭,皆是温暖”。中午时分,社区“孝义食堂”飘来阵阵饭香。老人们有序排队,领取热腾腾的午餐。中午,老人们无需奔波操劳,便能在孝义食堂品尝到热气腾腾、营养均衡的爱心午餐。食堂工作人员用心烹饪,注重菜品的多样化和口味的适老化,让老人们吃得开心、吃得放心。孝义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用餐难题,更成为了老人们相聚交流的场所,大家边吃边聊,共享幸福“食”光。孝义食堂用一餐饭的温度传递民生关怀,这便是社区服务老年群体的又一暖心举措。“饭菜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省得我一个人在家做饭麻烦,关键是还能跟这些老伙计们一起自娱自乐,心情一下都好起来了,社区真是想到我们心坎上了!”社区83岁的独居老人李龙珍连连称赞。

dachshund

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离不开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在社区的引导下,广场舞、锣鼓家什等社团活动蓬勃兴起。每当夜幕降临,广场上音乐响起,广场舞爱好者们踏着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锣鼓家什社团排练时,激昂的鼓点、铿锵的锣声,奏响了社区发展的奋进乐章。这些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出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过去只会‘窝家里看电视’,现在咱也成了文艺积极分子!”青松舞韵广场舞队成员汪学凤自豪地说道。

“谭坝镇松坝社区在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摸清群众需求、盘活各类资源,从细微之处入手,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文化服务真正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如今,社区文化服务覆盖率超90%,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文共体建设,拓展服务内涵,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让文化惠民的阳光照亮每一位居民的心田,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动能,让松坝社区成为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谭坝镇党委书记李炀介绍道。(通讯员 何丽)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