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陕西移动以“数字动能”解锁留坝社火坪振兴密码

2025-08-06 11:09:15 来源:西北在线

“陕西版阿勒泰”“紫柏山天坦奇观”频登热搜,抖音话题热度超400万。留坝,这个火爆出圈的汉中热门旅游地点,吸引着全国游客奔赴秦岭深处的诗意烟火。

当游客沉醉于紫柏山的云海草甸、老街的汉服霓裳时,距县城30公里的青桥驿镇社火坪村,却以另一种姿态诠释着乡村振兴的“留坝样本”:梯田层叠,稻浪与荷塘相映;智慧大棚内,物联网设备静默调节着天麻的温湿度;村头监控中心大屏上,200余个“平安眼”守护着独居老人的炊烟……

近年来,陕西移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自身信息技术优势与乡村发展需求深度融合,派驻精干力量组成驻村工作队,以数智赋能为核心抓手,在留坝县社火坪村(及辐射区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社火坪村如今正以“数字农业+治理+旅游”的现代“数字农旅融合”综合体姿态,悄然书写着“流量”变“留量”、“青山”化“金山”的振兴答卷。

筑牢“数字底座”,赋能治理现代化与民生服务

当夕阳掠过社火坪村的梯田荷塘,70岁的独居老人焦淑琴习惯性抬头望了眼院角的摄像头——她知道,在外打工的儿子此刻正透过手机屏幕“陪”她吃晚饭。

去年冬天,焦淑琴在院内不慎滑倒,一时无法起身。通过摄像头呼叫,另一端陕西移动打造的数字乡村综合管理平台检测到老人的报警信号,村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检查,发现老人腿部受伤,随即联系车辆送往镇卫生院治疗。

“幸亏发现得及时,要是躺久了冻伤或引发其他问题就麻烦了。”焦淑琴儿子在外地得知情况后感慨,“以前最怕家里老人出事没人知道,现在有平安乡村摄像头,能随时查看她的情况,我们在外打工心里踏实多了。”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汉中图/微信图片_20250721095218_83.jpg微信图片_20250721095218_83

从“人跑腿”到“数据跑路”的治理变革,正是陕西移动驻村第一书记王鹏三年来最深切的体会。初到社火坪时,他面临的是山区治理的经典难题:地域广、人口分散、留守老人独居户安全缺保障、森林火险巡护全靠人力。

为助力破解农村治理难题,王鹏带领团队充分发挥陕西移动技术优势,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遍地开花。在青桥驿镇6个行政村开通两个5G基站,精准布设200余个平安乡村摄像头,构建起覆盖公共区域、山林河域和村民家庭的三级安防体系。在社火坪村,牵头搭建数字化治理平台,科学布局云视讯7套、云桌面4套、综合治理系统3套,实现了安防监控、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的智慧化管理。

微信图片_2025-07-23_111633_647

激活“智慧农业”,科技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七月,社火坪村的天麻正值生长关键期,作为村里的特色支柱产业,天麻种植对村子的发展至关重要。陕西移动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在村里建设“数字智能化”大棚225平方米,为天麻等作物种植插上“智慧翅膀”。

“你看墙上这一排闪烁着数字的设备,这是陕西移动打造的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的智慧农业系统。”社火坪村驻村书记王鹏介绍,“大棚里装着各种传感器,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调节喷淋设备,给天麻等作物创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这样种出来的天麻,不仅产量高了,品质也更好了。”

微信图片_2025-07-22_155901_693

在发展智慧种植的同时,驻村工作队还着力盘活当地土地资源。为了让土地多打粮食、多挣钱,工作队帮村里整治盘活撂荒地150亩。现在,其中100亩种上了生态冬瓜和水稻,还有50亩搞起了“荷塘养鸭、水下养鱼”的立体种养模式。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利用了闲置土地,还拓展了村子农业产业形态。

为进一步拓宽销路、提升产业价值,驻村工作队开发集“网上认养、实时监控(VR慢直播)、远程指令、线上销售”于一体的百亩生态水稻在线认购平台——“我的一片田土”。通过该平台,消费者可以进行网上认养稻田或鸭苗,还能在线查看种养殖过程,远程互动,线上购买村里的生态农产品。

打造“农旅融合”,数字引流带动多元增收

走进社火坪村,百亩原生梯田荷塘映入眼帘,连片的荷塘错落有致,放眼望去,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中。近两年,村上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思路,精心建造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的荷塘营地,打造春可踏春赏花、夏可听蛙闻香、秋可赏金色稻浪、冬可观银装素裹的网红打卡地,走出了旅游“新路子”。

微信图片_2025-07-23_111550_168

陕西移动驻村工作队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协助打造露营基地、稻香馆、特色民宿等旅游设施。借助网络覆盖优势,陕西移动持续推进数字赋能,助力当地“荷鱼共养”生态系统的VR慢直播,让网友足不出户即可实时观赏荷塘美景和生态养殖。

此外,陕西移动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助力当地盘活资金。例如,引入留坝县庆丰菌业有限公司投资600余万元,将一处废弃猪场改造为蜜环菌加工厂,并在村里种植中药材毛刺菇300余亩。今年以来,该工厂产量已达50余万瓶。引进企业不仅每年为当地支付场地租金,还带动了村民就业,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陕西移动在社火坪村参与帮扶已经坚持了十多年了,我于2021年10月份被派驻到社火坪村接手帮扶工作。”驻村书记王鹏介绍说,三年以来累计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198人,实现人均年收入提升10%以上,解决脱贫劳动力10人,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20%。

乡村振兴,科技先行。一套以数字技术驱动、多元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模式在社火坪村日渐清晰,如今的社火坪村正乘着数字化的东风,焕发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蓬勃生机。  记者 庞玲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