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铜川市各基层单位扎实开展“千问千答解民忧”活动

2025-08-18 16:19:32 来源:西北在线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铜川市各基层单位把开展“千问千答解民忧”活动作为服务载体,精准对接民生诉求,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务实举措可感可及,让市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新气象新变化。

“司机之家”筑起新就业群体温暖港湾

方向盘前的三餐、引擎盖上的小憩、马路边的焦急等待——这些看似无奈的场景,却是无数驾驶员日复一日的工作常态。

耀州区地处关中通向陕北的交通要道,210国道穿境而过,大型货车川流不息,大货车司机这一新就业群体逐年增加。

驾驶员的呼声成为城市服务升级的“哨声”。耀州区聚焦大货车司机群体的急难愁盼,先后在药王山生态水泥、西川煤矿、尧柏水泥、冀东水泥等大货车司机聚集企业建立“红色驿站——司机之家”4个。

走进设立在耀州区庙湾镇西川煤矿的“司机之家”,休息座椅、电视、书刊杂志、热水供应等多样化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不时有货车司机在此处停留休息,相互交流、娱乐、学习。让常年奔波在路上、以车为家的司机们“吃上可口饭、洗上热水澡、睡上安稳觉”,这里也成为他们旅途中的第二个家。

司机全成龙说:“到这来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很自由很温暖,工作人员对我们都很热情,来了之后休整放松一下,洗个澡,对我们来说确实很方便。”

货车司机胡建娃说:“我们随时可以在驿站学习、休息、充电等,休息好了再出发,会更加安全。”

聚焦大货车司机流动性高、生活无规律的职业特点,“司机之家”持续做实服务保障,除了基础的休息、饮水、洗浴设施外,还配备了应急医药箱、车辆简易维修工具等,为司机们应对突发情况提供帮助。

今年以来,耀州区通过“建组织、强阵地、优服务”,着力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落实诉求难、权益保障难等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新就业群体在奔波途中有了温暖的港湾。

“敲门行动”让关怀面对面心贴心

“您好,我们是社区工作人员,今天来了解下您的生活情况,有啥困难尽管跟我们说。”近期,结合“千问千答解民忧”活动,王益区桃园街道全面启动特殊人群入户摸排“敲门行动”。

该街道把“敲门行动”作为民生服务的重要实践。创新推行“网格包联+工作室兜底”的双重保障机制,联合“益家”工作室培育的志愿者团队、持证社工及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者组建专项摸排队伍。为让帮扶更具针对性,此次行动精准聚焦重病患者、辖区残疾人、60岁以上老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围绕三大核心内容开展细致走访:

在基础信息采集中,工作人员逐项记录家庭人员构成、收入来源、财产状况等关键信息,同步梳理养老服务、医疗保障等基础需求。

在生活状况排查时,重点查看居住环境安全性,水电设施运行、防滑防火措施等情况,耐心询问老年人饮食起居与日常照料现状。

同时,结合“益家”工作室的服务资源,现场宣传适老化改造、就业技能帮扶、政策咨询解读、心理情绪疏导等惠民政策。

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随身携带笔记本,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一一记下。经过细致摸排,建成动态更新的特殊人群信息库,清晰掌握各类群体的分布特征、家庭结构等基础情况,现已完成780户1860人的摸排。

“面对面”“心贴心”的入户走访、精准摸排,不仅动态捕捉特殊群体需求,更在点滴服务传递温情。

“庭院议事”让民声说出来民心暖起来

宜君县太安镇榆树湾村把村级议事会搬到庭院里,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开展议事协商活动。

“路窄、院小,没有大的晾晒场晒玉米,大家都很着急。现在终于建好了!”榆树湾村村民激动地说起晾晒场的情况。

为解决村民晾晒粮食场地问题,议事会委员和群众代表多次入户走访、收集意见,就晾晒场用地规划、资金投入、建设标准、后期维护等事项,开展多轮庭院议事,最终大家达成一致,决定利用村里的闲置空地修建晾晒场。将群众关切的重难事项纳入议事清单,通过“多商量、细商量”,扎实推进民生实事,榆树湾村建成2300平方米的晾晒场,完成幸福院提升改造,让群众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议事庭院以“因事而设、便利为先”为原则,打破了以往严肃的议事氛围,村民们可以零距离、面对面,在平时熟悉的庭院里畅所欲言。按照“说、议、办、评”流程,可以解答的当场解答,不能立即解决的,大家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及时记录在册,确保议事协商有序进行、有效开展。今年以来,榆树湾村通过庭院议事化解矛盾纠纷10起,现场开展邻里互助、家风传承等故事分享2次。

铜川市各地基层从身边小事里看到民生大事,把为民办事的链条拉长拉细,回应民生关切,彰显人民情怀,用心用情绘出“幸福美丽铜川”的生动画卷。(朱红卫 杨佳)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