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生来)9月2日,记者从陕西省水利厅获悉,日前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名单。由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共同完成的“实景三维赋能陕西省淤地坝综合治理”项目,从全国30个省级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报送的166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60个典型案例。这是陕西省在水土保持数字化转型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领域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标志着陕西以科技赋能生态治理的实践获得国家层面高度认可,更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陕西方案”。
为破解传统淤地坝管理中基础调查耗时长、成效评估精度低、动态监管难度大等行业痛点,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以“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淤地坝淤积情况调查项目”为重要依托,协同创新、联合突破,构建起“天空地水工”一体化协同监测技术体系,推动淤地坝治理从“传统经验型”向“数字精准型”转变。
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整合高分影像、无人机航测及水下地形测量等多源数据,利用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和亚米级高分辨率影像搭建地形级实景三维地理场景,高效完成全省9374座中型以上淤地坝基础调查,精准采集坝体结构、附属设施、淤积范围等核心信息,同时将传统分散的纸质档案、电子表格数据整合录入时空数据库,为每座淤地坝建立专属“数字户口”,彻底打通数据壁垒。开发淤地坝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实景三维数据与调查信息,实现淤地坝分析汇总、三维展示、规划选址、监测更新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一坝一策”精准治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