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张成哲)光影交织间,AR技术让《山河诗长安》里的“诗仙”李白跨越千年而来,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引得开元广场上千人齐诵《将进酒》——那刻才懂,唐诗早活在中国人的血脉里,而这一切都源于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的火热实践。10月31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组织“‘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曲江新区主题采访活动,中省市媒体走进大唐不夜城、曲江飞行剧院、大唐芙蓉园唐诗峡、唐城墙遗址公园等点位,通过观看唐诗主题文艺节目、参与答诗互动等形式,立体见证这场以诗为魂的文旅革新。

作为全国首个沉浸式唐文化主题街区,为让唐诗文化落地生根,大唐不夜城打造了多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与IP内容。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演绎的《山河诗长安》,以大唐不夜城为舞台,通过顶尖的AR技术,让“诗仙”李白跨越千年与当代长安对话,激发出所有华夏儿女的文化基因。曲江旅行服务文化推荐官金翰介绍,街区通过“大唐群英谱”雕塑群、《华灯太白》《诗书百晓生》等将李白、杜甫IP活化,搭配“诗意长安”灯光装置与青岛啤酒“太白三百杯”、“唐食坊”唐诗烧等产品,将诗意融入消费场景,形成“可看、可感、可品、可购”的沉浸式体验闭环。目前,2026长安灯会已启动筹备,将以唐诗为魂打造文商旅超级场景,持续放大“诗与城”的融合效应。

全球首座唐诗主题飞行剧院——曲江飞行剧院以科技为骨、文化为魂,解锁唐诗新体验。在内容创作方面,围绕唐代诗人经典诗篇进行主题设计,将每一首诗绘成一幅画,演绎唐诗中的意境;在技术层面,通过180度球幕投影、全息影像、多声道环绕立体音效及动感座椅等多元技术,给观众带来“飞越唐诗长安”的沉浸式体验。剧院内上演的《长安之上》实现“飞越唐诗长安”的沉浸式体验 ——让长安的月光、西市的灯火、上元的烟花,都化作流动的视觉盛宴,唤醒着每个中国人血脉里的盛唐记忆。
大唐芙蓉园以“立体唐诗博物馆”为定位,让唐诗可触摸、可参与。核心区唐诗峡将王之涣、李白等名家名句镌刻于天然岩石,游客在峡谷溪流间实现“诗景一体”的沉浸体验;“长安诗会”“中秋诗会”的诗词擂台、飞花令大赛,让唐诗在竞技中焕发活力;演员扮演的“诗仙”李白与游客对诗互动,让历史人物形象“活”起来。“后续将进一步加大《鼓》演出中诗词音乐的比重,真正实现盛唐之音的完整回归。”文化推荐官王青的话,彰显着园区活化唐诗的决心。
唐城墙遗址公园将唐诗融入日常休闲生活。公园以“以诗造景、以景传诗”为规划理念,既有诗词壁画、碑刻雕塑等静态景观,也有唐诗迷宫、回音壁等互动设施。这里的诗词不再是静态的文字,而是晨练老人随口吟出的佳句、孩童在雕塑前跟读的启蒙,更是社区诗会里邻里共赏的文化盛宴,让唐诗真正融入日常,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纽带。

曲江是唐诗中的“高频词”,《全唐诗》中有关曲江的诗歌达500多首,可以说处处都是文化、处处充满诗意。作为全市文旅融合主阵地,曲江将按照“以诗为魂、诗景一体、诗游融合”原则,串联各点位打造“诗游曲江”动线,推出更多唐诗主题IP演艺与文创产品,让千年诗意在现代长安持续焕发魅力。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