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吃”有机肥“穿”防晒衣 雨养麦田增产五成

7月25日,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李廷亮团队透露,他们研发的“旱地小麦夏闲有机复配改土全年覆盖蓄水增产技术”在示范田中成功应用。实打验收结果显示,应用该技术的小麦亩产量达到288公斤,远高于传统雨养小麦200公斤的亩产量。

发布于:2025-07-29

夏日采菱忙

近日,广东省揭阳市德东村菱角迎来收获期。翠绿菱叶铺满水面,小船穿梭其间,构成一幅独特的乡村劳作图景。

发布于:2025-07-25

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从规范提升、转型升级、富民增收、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10项要求。

发布于:2025-07-25

追梦科学种田路

多年来,徐淙祥坚持科学种粮,潜心钻研农业技术,牵头成立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作物绿色高效试验示范田,不断探索适应黄淮地区的新品种、新技术,屡屡创下小麦、玉米、大豆的安徽省单产纪录。

发布于:2025-07-24

“村播志愿团队”,助力农产品出山

最近,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正计划带着村干部们通过“村播”,展示村里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让更多人了解下庄、走进下庄。

发布于:2025-07-24

“订单农业”助农增收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于:2025-07-23

“龙口夺粮”收麦忙——“塞外粮仓”夏收见闻

为应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作为我国优质中强筋小麦主产地的“塞外粮仓”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抢抓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组织收割机械、准备晾晒场地、联系收粮企业,全力保障小麦应收尽收。

发布于:2025-07-23

戈壁“绿宝石”甜蜜上市

盛夏时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数十万亩硒砂瓜正式开园上市,在环香山核心产区,瓜农们抢抓农时采摘硒砂瓜。

发布于:2025-07-22

追花人家 甜在田间

近年来,门源积极打造“油菜花”品牌,推动农旅融合,高原花事与乡村旅游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发布于:2025-07-21

农业农村部: 秋粮长势正常偏好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今年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早稻目前收获六成左右,丰收在望。秋粮面积预计稳中略增,长势正常偏好。

发布于:2025-07-18

水稻播种用上“3D打印”

使用“3D打印”水稻播种技术,育秧灵活性提高了。

发布于:2025-07-17

新疆盐碱地变成致富田

记者近日走访新疆多地,见证当地应用不同技术手段改良盐碱地,实现增产增收。

发布于:2025-07-15

保灌补墒

连日来,河南省持续高温,驻马店市西平县积极行动,科学调度水源,为庄稼保灌补墒。

发布于:2025-07-15

消费者“甜”了,果农有赚头吗?

放眼批发市场,价格跳水的势头更明显。在广东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妃子笑荔枝6月底价格为每公斤4至4.5元,而去年同期价格为每公斤14至16元。

发布于:2025-07-14

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

发布于:2025-07-11

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3.8万吨(2994.8亿斤),比2024年减少15.3万吨(3.1亿斤),总体保持稳定。

发布于:2025-07-11

国家统计局:2025年全国夏粮稳产丰收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解读夏粮生产情况。

发布于:2025-07-10

更多“好粮食”变成“好产品”

正值“三夏”生产旺季,记者走访多个粮食主产区,发现越来越多产业链上下游主体主动求变,更多“好粮食”,变成“好产品”。

发布于:2025-07-09

秧苗插得准,还能长得好

 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玖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试验示范,该技术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可有效替代化学除草剂使用,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省工节本、绿色增效优势显著。

发布于:2025-07-09

智慧农场,科技拓展想象

炎炎夏日,却不见“汗滴禾下土”。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新林村伏羲农场内,晚稻栽植成片,农业机器人穿梭田间、巡检苗情,各类传感器遍布其间,探测墒情、气象、病虫害等信息,并实时传输到后方的指挥中心。

发布于:2025-07-08

共 1244 条 共 63 页 首页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