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通知书里的农业高科技
夏忙时节,也是准大学生们梦想实现的季节。随着各地农业大学的年轻学子们陆续收到2025年录取通知书,本报记者来到田间地头、实验现场,探访3份录取通知书背后的故事。
发布于:2025-08-04
蔓越莓的东极成长故事
蔓越莓已在我国最东端扎根10年,这里也成为亚洲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从科研实验室到企业车间,从农民合作社到文旅节庆,一粒蔓越莓的东极传奇,正被写成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篇章。
发布于:2025-08-01
烘干厂里看夏收
当下正值南方“双抢”时节,记者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双桥坪镇,蹲点观察今年的夏收情况。每年“七下八上”正是南方主汛期,为了减少损耗、确保稻谷不发霉变质,农民们常常要争分夺秒抢收抢晒。但记者观察到,随着近年来种粮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一些地区传承多年的夏收习惯在悄然改变——烘干机取代晒谷场,老乡们收粮时更从容了。
发布于:2025-07-31
数数“果篮”“菜篮”里的“第一”
一年四季,中国辽阔的疆域上总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接茬成熟、轮番上市,南来北往间丰富了舌尖的滋味。
发布于:2025-07-30
航化作业 助力丰产
近日,黑龙江垦区北大荒集团各农业生产单位旱田航化作业陆续展开,为3000余万亩旱田作物生长“健身防病”,助力粮食增产丰收。
发布于:2025-07-29
“吃”有机肥“穿”防晒衣 雨养麦田增产五成
7月25日,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李廷亮团队透露,他们研发的“旱地小麦夏闲有机复配改土全年覆盖蓄水增产技术”在示范田中成功应用。实打验收结果显示,应用该技术的小麦亩产量达到288公斤,远高于传统雨养小麦200公斤的亩产量。
发布于:2025-07-29
夏日采菱忙
近日,广东省揭阳市德东村菱角迎来收获期。翠绿菱叶铺满水面,小船穿梭其间,构成一幅独特的乡村劳作图景。
发布于:2025-07-25
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从规范提升、转型升级、富民增收、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10项要求。
发布于:2025-07-25
追梦科学种田路
多年来,徐淙祥坚持科学种粮,潜心钻研农业技术,牵头成立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作物绿色高效试验示范田,不断探索适应黄淮地区的新品种、新技术,屡屡创下小麦、玉米、大豆的安徽省单产纪录。
发布于:2025-07-24
“村播志愿团队”,助力农产品出山
最近,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正计划带着村干部们通过“村播”,展示村里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让更多人了解下庄、走进下庄。
发布于:2025-07-24
“订单农业”助农增收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于:2025-07-23
“龙口夺粮”收麦忙——“塞外粮仓”夏收见闻
为应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作为我国优质中强筋小麦主产地的“塞外粮仓”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抢抓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组织收割机械、准备晾晒场地、联系收粮企业,全力保障小麦应收尽收。
发布于:2025-07-23
戈壁“绿宝石”甜蜜上市
盛夏时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数十万亩硒砂瓜正式开园上市,在环香山核心产区,瓜农们抢抓农时采摘硒砂瓜。
发布于:2025-07-22
追花人家 甜在田间
近年来,门源积极打造“油菜花”品牌,推动农旅融合,高原花事与乡村旅游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发布于:2025-07-21
农业农村部: 秋粮长势正常偏好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今年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早稻目前收获六成左右,丰收在望。秋粮面积预计稳中略增,长势正常偏好。
发布于:2025-07-18
水稻播种用上“3D打印”
使用“3D打印”水稻播种技术,育秧灵活性提高了。
发布于:2025-07-17
新疆盐碱地变成致富田
记者近日走访新疆多地,见证当地应用不同技术手段改良盐碱地,实现增产增收。
发布于:2025-07-15
保灌补墒
连日来,河南省持续高温,驻马店市西平县积极行动,科学调度水源,为庄稼保灌补墒。
发布于:2025-07-15
消费者“甜”了,果农有赚头吗?
放眼批发市场,价格跳水的势头更明显。在广东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妃子笑荔枝6月底价格为每公斤4至4.5元,而去年同期价格为每公斤14至16元。
发布于:2025-07-14
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
发布于: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