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早稻总产量2817.4万吨
国家统计局23日发布数据,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17.4万吨(563.5亿斤),比2023年减少16.3万吨(3.3亿斤),下降0.6%。
发布于:2024-08-24
为何上涨?何时回稳?——透视当前蔬菜价格走势
记者近日在北京、山东、贵州、海南等地调研发现,高温多雨等多重因素叠加推动菜价上涨。不过,在短期冲击性、季节性影响退去之后,价格有望逐步回稳。
发布于:2024-08-22
重庆万盛经开区:“采摘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近日,位于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黑山镇南门村的神猕果园迎来了水果丰收季。约700亩的果园内,猕猴桃、脆桃、葡萄等水果陆续成熟。不少游客穿梭在果园中,有的忙着拍照,有的边采摘边品尝,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发布于:2024-08-22
南瓜咋吃更健康?
吃南瓜到底有哪些好处,听听食品科学领域的专家如何说。
发布于:2024-08-21
藤茶“出山”记
地处武陵山区的来凤县是“中国藤茶之乡”,全县藤茶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5.2万亩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发布于:2024-08-2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立秋过后,广袤的黑土地上散发着丰收气息。农业社会化服务持续推进,不断为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积聚力量。
发布于:2024-08-20
采收莲藕
江苏省海安市孙庄街道韩庄村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莲藕产业,在打造和美乡村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于:2024-08-20
广西荔浦:夏日田野
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修仁镇木山村,田野、道路、喀斯特地貌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
发布于:2024-08-19
打造中国太子参产业“硅谷”
近年来,福建省柘荣县推进太子参种业“芯片”发展,打造中国太子参产业“硅谷”。
发布于:2024-08-19
上发电、下种养
山东省乐陵市因地制宜在盐碱地上建设“上发电、下种养”的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新能源产业,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发布于:2024-08-16
赋能种业创新 无人机辅助玉米授粉
8月14日,在位于秦岭脚下的西安市鄠邑区庞光街道炉丹村的一块玉米制种田里,袁伟正使用遥控器,熟练操作一架金星25植保无人机在玉米制种田呈Z字形来回飞行,进行玉米不育化制种辅助授粉作业。这块玉米制种田是陕西省首个已审定玉米新品种高农503三系配套不育化大面积制种试验田。
发布于:2024-08-15
赣鄱大地田园美
立秋时节,赣鄱大地中稻渐黄、晚稻翠绿,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发布于:2024-08-14
初秋收获忙
初秋时节,各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忙着收获,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发布于:2024-08-13
立秋时节农事忙
眼下,正值万寿菊盛开时节,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近25万亩万寿菊竞相开放,呈现一幅美丽的乡村丰收图景。
发布于:2024-08-13
稻蟹共生 一田双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作为沿海县域,河北省乐亭县近年来梯次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在轻度、中度盐碱地带,推广种植耐盐碱作物品种、发展综合种养、提升土壤肥力,将低产田变成粮食主产区和蔬果产地。
发布于:2024-08-12
再生稻喜获丰收 江淮粮仓更丰盈
喜看稻菽千重浪,又是一年丰收时。近期,安徽220万亩再生稻迎来收割季,当地种植户正抢抓农时和当下晴好天气,加紧收割、晾晒头季稻,确保颗粒归仓。
发布于:2024-08-09
人工合成淀粉,技术造物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于2018年实现项目突破,之后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升级。如今,人工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并可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类型淀粉的定向可控合成。
发布于:2024-08-07
云南耿马规模种植马来西亚榴莲
记者日前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获悉,在此前的科学论证和试种基础上,当地农业龙头企业耿马曹型彬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新引进马来西亚种榴莲种苗,在耿马县孟定镇遮哈村榴莲庄园基地进行规模种植。
发布于:2024-08-07
更多平价海鲜“跳”上百姓餐桌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养殖发展迅速,中国海产品供给体系越来越完善,今年上半年,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超5%。
发布于:2024-08-06
受猪肉价格支撑 7月份CPI同比增速或小幅上升
8月5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前瞻7月份CPI、PPI数据。受访人士普遍认为,7月份,受猪肉价格支撑,CPI同比增速可能小幅上升;而PPI同比增速回升动能不足,数值或仍然为负。
发布于: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