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陕西加大“放管服”力度 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900余家企业主动修复环境信用信息

2024-10-24 19:50:57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记者 候思宇)10月24日,记者从陕西省环境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陕西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领域工作实际,加大“放管服”力度,研究制定《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制定5大项16条具体措施,每月调度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活动深入推进。

坚持积极靠前服务,助企纾困解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成立全省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工作专班,对600个省级重点项目逐月调度环评审批进展情况,采取专人负责、定期调度、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等措施,跟进做好保障工作。常态化开展“送法入园入企”活动,聚焦企业关心关切,针对企业在环保法规、自行监测、执法检查、绩效评级等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组织厅法规处、大气办和省执法总队相关人员现场对170家企业宣讲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解读有关政策,收到良好效果。

着眼提速增效,优化办事流程。聚焦固体废物领域行政许可、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排污许可证核发等事项,进一步规范申请受理、评审评估、审查公示等环节,切实增强行政审批效能。2024年以来,该厅完成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36个,审批时间平均20.7天,比法定时限压缩70%;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事项35项,比法定审查时限缩短30%。

深化柔性执法,实施审慎监管。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认真落实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统筹规范生态环境领域涉企督导帮扶和检查工作。持续落实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明确轻微不罚具体标准,增设首违不罚事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今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共依据裁量权基准对企业减免处罚101次,涉及金额949.1万元。

强化信用评价,完善监管体系。在去年首次开展企事业单位环境信用评价的基础上,扩大了评价范围,共评价企事业单位4328家,较2023年增加2190家。信用激励和约束效应显现,900余家企业主动修复环境信用信息。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中,持续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评级,实现重污染天气减排措施“一厂一策”,避免“一刀切”。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