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姚尧)9月15日,记者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近年来,陕西财政聚焦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以规范涉企执法为突破口,着力构建权责清晰、程序规范、监督有效的财政行政执法新格局。
陕西财政制定《省财政厅落实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任务清单》,细化12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与完成时限,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建立“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推进、责任处室执行”机制,加强统筹协调,专题部署推进,确保专项行动有序开展。全面梳理并动态更新执法事项,制定5类37项执法事项清单,明确每项执法权力的依据、主体和程序,从源头杜绝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行为。推进修订《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针对政府采购和注册会计师等领域66种行政处罚情形细化量化标准,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制定《陕西省财政厅行政处罚工作规程》,明确全流程操作要求,配套15种文书模板,为执法工作提供清晰指引。
同时,落实行政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行“亮证入企”制度,确保执法行为全程留痕、有据可查。针对政府采购投诉较多领域,建立标准化投诉处理流程,上线全省统一电子化投诉平台,缩短办理时限,提升处理效率。坚持“公职律师+顾问律师”全覆盖合法性审核机制,明确未经审核或审核未通过不得作出决定。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检查等重大执法事项,实行源头研判、风险提示、集体审议前书面审核等全程合法性审核。坚持重大执法决定由厅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保障行政处罚公平公正,减少行政争议。
陕西健全执法案卷评查机制,组织法律顾问对2023年以来已办结的600余件行政检查、许可、处罚案卷进行抽查,重点围绕立案、调查、听证、处罚及归档等环节,发现并纠正执法不规范问题11个,以评查促执法质量提升。强化风险提示,分析典型案件争议焦点与风险点,印发风险提示和案例集,推进执法办案规范化和法治化。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定期开展自查清理,对调离、退休或离开执法岗位的51人及时撤销执法资格。制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计划,将公共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和专业执法技能作为必修内容,通过学法用法考试、专题讲座、旁听庭审、集中研讨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