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凝聚合力

陕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4-10-29 19:33:26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记者 候思宇)10月2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记者从会上获悉,陕西凝聚多方合力,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20241029171506107-30-3ee77.jpg

推动发展特色农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年来,陕西不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绿色发展,坚持农水结合,紧抓“蓄、引、养、节、防”五个环节,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黄河流域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020万亩,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344万亩。以“两减四提”为抓手,开展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流域内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2% 以上,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 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 83%以上。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何建军介绍,全省成功创建陕西黄土高原苹果和秦岭猕猴桃两大国家级产业集群,2023年,黄河流域苹果种植面积923万亩、产量1375万吨,猕猴桃种植面积84万亩、产量13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到1310亿元和191亿元。肉类总产量87.73万吨、奶类产量178.24万吨,分别占全省总产量64.95%、98.98%。打造蔬菜产品品牌287个,企业品牌203个,连续五年全省蔬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在乡村建设方面,组织开展“清洁乡村、净美家园”村庄清洁行动,黄河流域内累计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39.3万座,普及率达到81.8%,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到94.26%。聚焦农民群众期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农村道路畅通、数字乡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黄河流域内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乡镇以上行政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平均供电可靠率达99.9%。

开展黄河宣传 讲好“黄河”故事

“我们坚持多措并举,有力推动陕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邱轩洛介绍,全省制定印发了《陕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多部规划政策,形成了陕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1+N”规划体系,并在文化研究、非遗保护、融合发展、品牌塑造、传播推广六个方面加强黄河文化传播,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

其中,在非遗保护方面,开展黄河流域非遗普查,梳理国家级非遗项目75项,省级非遗项目573项,市级非遗项目1707项,县级非遗项目4357项。举办“黄河记忆”非遗大展,成功创建陕北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咸阳茯茶制作技艺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在融合发展方面,文化和旅游厅创排了多部黄河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其中,碗碗腔《骄杨之恋》等3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话剧《主角》获“文华奖”,表演《歌从黄河岸边边来》、陕北道情《一条棉被》2部作品获“群星奖”,陕北说书《看大桥》、陕西快板《猴子告状》2部作品获中国曲艺牡丹奖。

据了解,陕北民歌、秦腔、腰鼓、陕北秧歌等非遗精彩亮相中国—中亚峰会和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长恨歌》《驼铃传奇》《延安保育院》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黄河大合唱》等红色演艺全方位提升。同时,通过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品牌活动,加强黄河文化传播,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