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生来) 近日,陕西省关中南部、陕南中西部及北部遭遇多轮强降雨,汉江、嘉陵江等22条河流暴发33次超警戒水位,多处水文站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水。其中,汉中水文中心升仙村水文站3880立方米每秒的超保证洪峰流量创1940年建站以来最大量级。
面对汛情,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指挥中枢高效运转,主要领导坐镇省水情值班室指挥,全程调度、把握关键,分管领导带队组成工作组,奔赴一线现场指导协调。中心共组织跨单位、跨部门协同会商30余次,精准把握雨水情变化节点,科学统筹水文专业技术力量,强化趋势研判与预报预警。通过卫星电话、应急指挥平台等手段,累计发布15期洪水预报、43期预警信号和上百次专项预报,为全省防汛指挥决策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各直属水文中心架起“信息高速路”,第一时间启动洪水测报应急方案,各个岗位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有条不紊开展工作,业务科室加密信息报送,及时制作预警预报,应急监测队火速支援一线测报工作,准确完成上传下达指令,全体人员昼夜坚守,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每条指令、每条信息都能及时、准确传递。
基层水文工作者大胆创新,采用将“电波流速仪+雷达流量计+传统测流方式”组合监测的模式,顶着狂风暴雨侵袭,迎着汹涌洪水冲击,探照灯划破雨夜,铅鱼在浊浪中起伏,他们用布满水泡的双手记录下每一组关键数据,在部分设备遭水毁的不利条件下,确保数据“测得到、报得出”,上万余条预警短信从这里发出,守护着沿岸群众的平安。
当洪峰渐退,水文人又马不停蹄投入设施抢修。校测高程、清理断面、检修设备,为应对下一轮汛情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