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增长43%

“DeepSeek系列模型的发布将加速人工智能的渗透、扩散和普及,实质性带动算力需求的增长。”2月13日,《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军在发布会上说。

发布于:2025-02-18

心理治疗机器人能否抚慰人类心灵

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心理治疗机器人,自2010年代问世以来,已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崭露头角。它们究竟是理想照进现实?还是技术走入迷思?

发布于:2025-02-18

推动科技交流 共享创新成果

中国完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以开放的态度推进科技交流,与合作国家共同提升科研能力,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发布于:2025-02-17

迈入发展快车道 人形机器人或迎“量产元年”

上春晚扭秧歌、街头漫步、进厂“打螺丝”……人形机器人近来频繁亮相,产业关注度不断提升,有望迎来“量产元年”。

发布于:2025-02-17

新物种“海珠微瓢虫”发布

16日,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行的广东省“世界湿地日”暨红树林保护宣传活动上,全球新物种“海珠微瓢虫”正式发布。该物种是在2022年海珠湿地昆虫调查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并以“海珠”命名。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动物阶元》上。

发布于:2025-02-17

10余项关键技术获突破 2024年我国海上钻井超千口

2024年,我国海上钻井总数首次突破1000口大关,10余项关键技术获突破。

发布于:2025-02-17

江苏苏州:“以智为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近日举行。苏州在展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果的同时,推出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新政策。网

发布于:2025-02-16

人工智能助力新模型实时监测全球珊瑚礁状况

南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借助人工智能,开发出一个可对全球珊瑚礁进行实时监测的模型,以实现早期干预,减缓气候变化对珊瑚礁的危害。该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新一期学术期刊《电子学》上。

发布于:2025-02-14

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辅酶Q10,被誉为“人体的发电机”,能驱动人体细胞产生能量,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同时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膳食补充剂。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全球首个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

发布于:2025-02-14

补短板释放“人工智能+”效应

一段时间以来,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日益走向融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眼下,如何将人工智能强大的技术能力应用到未来产业广泛实践中,促进生产力发展,值得关注。

发布于:2025-02-14

数字技术,让文物“触手可及”

当前,数字技术正在文博领域扮演起日益重要的角色——不仅深度融入文物的考古发掘、保护修复,还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展示,使观众能更直观、生动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进一步拓展了文物保护的广度和深度。

发布于:2025-02-14

我国科学家创制“精准治疗”技术 助锂电池“起死回生”

当内部活性锂离子消耗殆尽,锂电池是否只有报废这一条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提供了全新路径,他们创新设计出锂载体分子,这种分子可像药物一样,以“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废旧或衰减的锂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恢复,从而大幅延长电池的寿命。北京时间2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发布于:2025-02-13

全力托举企业攀“高”向“新”

国家税务总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新活力。

发布于:2025-02-13

新春发“新箭” 长八甲亮相

2月11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腾空而起、首飞告捷,将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发布于:2025-02-13

我学者找到合成“超级钻石”新途径

吉林大学刘冰冰教授、姚明光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朱升财教授,发现高温高压下石墨经由后石墨相形成六方金刚石的全新路径,并首次合成了高质量、近纯的六方金刚石块体材料,其硬度高出立方金刚石,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材料》。

发布于:2025-02-13

“望宇”“探索”!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正式确定

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已经确定,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

发布于:2025-02-12

“让机器人成为生活的好帮手”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16个身着花袄、手持彩绢的宇树H1人形机器人“福兮”以一场灵动欢快的“扭秧歌”表演惊艳全国。

发布于:2025-02-12

新型“人工树叶”装置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清洁燃料

“人工树叶”是一种模仿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的材料或装置。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研发出一种新型“人工树叶”装置,借助催化剂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清洁燃料和化学品,为可持续能源和化工生产提供了新途径。

发布于:2025-02-11

分布式光伏发电怎么管?新规来了

国家能源局近日修订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发布于:2025-02-11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发布于:2025-02-11

共 1916 条 共 96 页 首页 19 20 21 22 2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