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卡?无糖?瘦身?这些网红食品营销噱头要注意
宣称“低卡、无糖、营养、瘦身”,近来一些网红食品打着健康卖点,迎合消费者心理,吸引了不少人跟风购买。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红食品虚标成分、配料表玩文字游戏,甚至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实现所谓“减肥瘦身”等功效。消费者需擦亮眼睛,识别这些营销噱头和文字游戏,保护自身权益。
发布于:2025-03-15
别再用饮料瓶装东西了 健康隐患真的不小!
很多长辈都有这样的习惯:无论是饮料瓶、矿泉水瓶,他都会洗干净、撕掉标签用以储物,比如,小饮料瓶装酱油醋等调料,大饮料瓶装米、面、粮、油等等。走进很多长辈的厨房,都可以看不少类似的塑料瓶“废物利用”。这看起来是件环保节约的好事儿,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长期用一次性塑料瓶装食品,有不小的健康隐患。
发布于:2025-03-15
半夜口干舌燥不一定是缺水 这6种情况一定要警惕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发布于:2025-03-15
还吃?国家喊你来减肥啦
张文宏说的行动计划,指的是国家卫健委牵头十多个部门联合启动的“体重管理年”行动,旨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计划为期3年。
发布于:2025-03-14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预测肝癌复发的评分系统
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手术切除后的复发率高达约70%。如何准确预测肝癌复发是一个难题。
发布于:2025-03-14
世界肾脏日:莫让肥胖“拖累”肾脏
慢性肾脏病因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等特征,已成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3月13日是“世界肾脏日”,专家提醒,肥胖会增加肾病风险,早期可表现为代偿性肾脏排泄功能增加,晚期可能发展到肾衰竭,应提高对肾脏疾病的认识并及早检测、预防。
发布于:2025-03-13
注意这些“警报”,别让你的肾“负重前行”
肾脏病有“沉默的杀手”之称,由于疾病信号不明显,人们很容易忽视这个器官。身体出现什么样的异常是肾脏在“报警”?
发布于:2025-03-13
春季慢性呼吸疾病易发 基层防治是关键
春季气温回升,昼夜温差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进入易发期。专家表示,需加速推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筛早诊工作,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着力增强基层医疗机构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以更好地适应春季疾病流行的特点。
发布于:2025-03-12
专家提醒要警惕伪装成“红眼病”的潜在致盲“杀手”
入春后往往是“红眼病”的高发期。天津泰达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万红提醒,出现眼红、眼痛时,并非一定就是“红眼病”,要警惕是否由葡萄膜炎引起,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发布于:2025-03-12
春天餐桌上别少了它!心脏、大脑都受益 还能预防癌症
绿色是春天的颜色,春天常吃绿色蔬菜,既可以帮助养肝护肝,还可以帮助预防肝癌,大脑也受益。
发布于:2025-03-11
原来吃草莓有这么多好处 你知道怎么清洗更干净吗?
随着大棚种植草莓技术的发展,无论春夏秋冬,咱们都能吃到草莓了。草莓好看也好吃,要是每天都吃掉一大盘草莓,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发布于:2025-03-11
你带的午饭真的健康吗?带饭上班 5个注意事项要知道→
我们都需要安全、健康又营养的三餐,但对于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或者对饮食要求比较高的上班族来说,安排一顿健康的午餐却不简单。为了给自己的健康储值并节省开支,很多上班族加入“带饭上班大军”中。但是,带饭也有技巧。
发布于:2025-03-11
这些蔬菜简直是“天然味精” 煮了就是“素高汤”
一锅食材多样、鲜美清爽的好汤暖胃又营养,搭配其他菜肴和主食也相得益彰。不过,不少传统汤品是用肉类为底料,对于现在逐渐变暖的天气,显得有点油腻厚重,其实,用一些素菜也能做出美味汤品。
发布于:2025-03-11
健康这个1 立住了站稳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健康,确立了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
发布于:2025-03-11
春食芽助五脏 绿豆芽养生指南请查收
在众多芽菜里,号称“菜中人参”“芽中上品”的绿豆芽能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作为应季蔬菜,春季食用符合中医顺时养生理念。
发布于:2025-03-10
头发白了,还能变黑吗?医生的答案出乎意料
相信喜欢自己长白头发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许多中年人,和一些过早白头的青年人,总会抱怨白头发对自己个人形象造成了影响,很受困扰,哪怕只有几根白头发,在头上也似乎显得格外醒目。
发布于:2025-03-10
为大脑与脊髓搭建“新路” 我国科学家研发新技术助瘫痪病人恢复行走
走路,本是一桩简单的小事,但对瘫痪病人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已有首批瘫痪病人,经过新一代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植入式脑脊接口技术,实现辅助下重新站立和迈步。
发布于:2025-03-10
价格立项支持新技术 “人工心脏”植入费用迎来下降
近期国家医保局印发《心血管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加入“人工心脏”手术相关价格项目,并引导生产企业压缩流通环节过高加价,“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整体费用从百万级别可下降到70万元左右。
发布于:2025-03-08
AI赋能、政策护航……中国罕见病诊疗迎来新机遇
“瓷娃娃”“木偶人”“蝴蝶宝贝”……这些童话般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个令人心疼的罕见病故事。刚刚过去的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让全球约3亿罕见病患者群体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发布于:2025-03-05
超重肥胖率居高不下 专家支招科学减重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超重和肥胖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挑战,更是关乎公共卫生的大事。《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4.3%和16.4%,青少年肥胖率逐年递增。有研究预测,若不能有效控制,2030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70.5%和31.8%。
发布于:2025-03-05